奔着问题去 盯着问题改——让调查研究在主题教育中见行见效
中国网 2023-06-07 15:03:31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山东石油化工学院按照省委第二十三巡回指导组的要求,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诸环节,将调查研究作为全校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形成“谋题、领题、破题、答题”工作闭环,坚持“重成效”“请进门”“走出去”“沉下心”相结合,推动党员领导干部扑下身子谋实招、求实效,谱写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是坚持“重成效”:提高站位,制定方案。学校党委先后4次召开校党委会议,研究部署学校调查研究相关工作。校党委印发《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关于在全校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并开设“主题教育意见信箱”,要求全校中层以上干部要善于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以调研促作风转变、促能力提升、促问题解决、促工作落实;要结合工作实际,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围绕师生餐饮、校园安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意识形态、开放办学、治理效能、从严治校等进餐厅、进课堂、进宿舍、进工地、进社团,认真排查梳理师生反映问题,开展事关全局的战略性调研、破解复杂难题的对策性调研、新时代新情况的前瞻性调研、重大工作项目的跟踪性调研、推动落实的督查式调研,多渠道听取师生意见和建议,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实际问题,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二是坚持“请进门”:摸清问题、找准症结。学校聚焦问题导向,结合去年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情况,坚持开门问计,先后邀请聊城大学、临沂大学主要领导带队来校交流对接;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原副总裁孙龙德来校座谈,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与省委组织部、市委市政府联合举办第一届黄河三角洲“碳中和专家行”,邀请来自全国的7位院士开展调研座谈、交流互鉴,听取他们对学校改革发展的意见建议,全面梳理学校事业发展难题,找到攻坚克难的真招实招。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于红波带队实地调研学校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碳中和联合研究院建设情况,并就实验室构建、科研成果申报、项目立项、人才团队建设情况等事宜与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交流。邀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唐守忠、全国劳动模范牛硕晗等到校作《弘扬工匠精神价值创造托起石油梦》、《技术点亮人生》主题报告,与师生们分享了成为劳模工匠的心得体会和经验,指导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一次次倾听,一次次交流,主题教育在切身体验中鲜活起来,学校发展的路径更加坚实。

三是坚持“走出去”:学有互鉴、赶有目标。学校聚焦如何进一步加强学校一流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一流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带着问题走进毕业生就职企业、科研合作共建单位、高新科创企业、兄弟高校进行调研、寻策问计,将调查研究的“准星”对准学校事业发展的“靶心”。为充分发挥交流互鉴双向提升作用,进一步推动校地合作和校际合作,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学校党委书记孟晓雷,院长徐春明院士先后带队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考察交流,带着问题出去,捎着办法回来,分别与上述高校围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签署合作协议,助力提升我校的人才培养能力和办学水平,推进高水平、有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为更好地服务“黄河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四是坚持“沉下心”:谋定实策,力求长效。学校党委以此次调查研究为抓手深化作风建设,强化日常监督,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党员干部扑下身子“真调研”,坚决杜绝“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调研,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状态和求真务实的行动完成各项规定动作。学校将调研发现的问题与校内巡视、民主生活会等检视问题整改结合起来,深化调研成果运用,将调研成果及时上升为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举措,以调查研究、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助力提升科学决策水平、破解学校发展瓶颈、办好为师生服务实事。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针对危楼改造、院系搬迁、就业创业、学生入团、廉政教育、教学检查、职称评审等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基层、直插一线,做到情况在一线了解、谋划在一线深化、工作在一线推动、效果在一线展现,全力推动调研成果有效转化,取得了实实在在成效,得到师生广泛认可,大大提高了广大师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作者:王志胜)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