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历四月初二,是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诞辰日。
上午9时,钟磬颤鸣、埙篪悠长,乐生现场奏响释奠雅乐《凝安之曲》。“启扉——”声起,孟庙棂星门缓缓开启,文舞生手执翟籥、武舞生手持干戚分列两侧,礼生身着宋制祭祀礼装,引领2000余名孟氏后裔及海内外各界代表,沿着神道缓步进入亚圣殿前。神道两旁,60名学生齐声诵读孟子名言……
一场纪念孟母孟子大典在孟子故里山东邹城隆重举行,这是2023孟子故里(邹城)母亲文化节的重要活动之一。
迄今为止,邹城市已经连续17年举办母亲文化节,一方面充分发掘母教文化底蕴,彰显母教文化品牌影响力,另一方面旨在持续推动以孟母为代表、以孟子诞辰日设立“中华母亲节”。
作为中国“贤良四母”之首,孟母是亚圣孟子的母亲,是中华母亲文化的象征,也是较早被译介到西方国家的中国女性形象之一,是中国母亲乃至中国女性的典范。
儒家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居于主流地位,其思想精华经过传承与创新,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和灵魂。在儒家文化框架中,孟母经典的教育思想作为重要的文化因子,完善并丰富了儒家传统教育思想。孟母的光辉形象构建起儒家文化精神家园的梁与柱,承载着华夏儿女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如此一来,孟子故里专门成立“中华母亲节促进会”,倡导设立“中华母亲节”,推进中华母亲节的确立和发展,大力传承与弘扬优秀母教文化,就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国都离不开母亲。中华民族自古讲孝道,重视家庭伦理道德,而弘扬孝文化,最需要孝敬的就是母亲。“在全世界80多个国家拥有母亲节的时代,设立中国自己的母亲节,弘扬中华母教文化,既是对优秀历史的传承,又是对时代责任的承担。”尼山世界入学中心孟子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研究院陈晓霞表示。
这不仅代表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也试图借助重建和创新关于母亲的“节日”文化,构建起国人的精神坐标系,唤醒天下母亲的教育担当,激活儿女的孝道之心,在传承中涵养文化自信,进而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今年的孟子故里(邹城)母亲文化节集中举行开幕式暨主题晚会、纪念孟母孟子大典、母教文化与家庭教育国际研讨会、儒商文化邹鲁论坛,相关活动从4月底将一直持续至10月份,彰显出节日覆盖广泛、群体参与的突出优势,通过连续17年的周而复始、重复强调、人心至深,为广大市民群众表达情感和参与活动提供丰富的平台的同时,借助节日的欢娱性,寓教于乐,以情动人,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爱母敬母的浓厚氛围。
这是一次跨越千年的“相遇”,是对情感记忆的唤醒。围绕孟母功德引申出的朴素真诚和发自内心的情感,让优秀母教文化与时代新风貌在同一空间里拥抱、碰撞,彰显出新时代的文化融合。
邹城市大束镇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宣讲,并由志愿者带领居民进行插花体验。在老师的现场指导下,大家修剪花枝、精心搭配,按照自己的创意进行巧妙组合,亲手制作了属于自己的母亲节花礼。
城前镇以管区为单位,全镇8个管区8种形式同步开展向母亲献礼活动,传递节日的美好祝福。妈妈带领孩子们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聆听革命故事,接受红色教育;孩子们亲手喂妈妈一块“长生糕”,朗读写给妈妈的一封信,为妈妈奉上一盏茶……
“邹城作为孟子故里,母教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传统文化优势得天独厚,特殊的文化地位赋予邹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邹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道然在母教文化与家庭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发言时表示。
这场研讨会内容丰富,气氛热烈,围绕母教文化与家庭教育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既有基于经典、传统家规中母教文化思想的挖掘,又有基于历史、国际视野下母教文化形成演变和发展的探讨,还有基于当下家庭文化建设中传统母教文化当代价值的阐发,具备了较高的学术价值和较强现实启发意义。
会议现场为马来西亚一带一路委员会、马来西亚华总国际外交事务委员会、马来西亚崇德文化教育基金会“孟母学堂”授牌;为济宁市实验中学长沟校区、济宁市新华职业培训学校、邹城市凫山小学、邹城市石墙镇望云三村“孟子学堂”授牌;为山东圣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济宁儒风甄礼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孟母大讲堂”授牌;为中国实学研究会孟院实学馆揭牌——随着文化交流“阵地”规模的不断壮大,弘扬中华母教文化俨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以文化破题,以产业承载。邹城2022年GDP突破千亿大关,将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等荣誉收入囊中。一场借势召开的“儒商文化邹鲁论坛”,专家学者、孟氏宗亲代表、商协会负责人、优秀企业家等共聚一堂,深入探讨儒家文化在新商业文明下的当代价值,发布了《践行儒商精神倡议书》,聚焦邹城市“1+5”主导产业及文旅资源,重点推介了19个招商引资项目、3个文旅项目及儒风商品平台,获得全场大力关注和认可。
以厚重和浪漫开局,在温情与赞誉中步步推进。
两千年时光重叠中,国家和我们都不一样了。然而,传播孝道、传承美德、建设良好家风却根深蒂固,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和培育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文化共识的理念一脉相承。“中华母亲节”的推行与倡立,将推动千千万万个家庭成长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亿万中华儿女将在中西方文明交融互鉴中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积极贡献。(陈鸣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