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之路“摇身三变”——胜利油田胜采厂全方位提升检测数据质量扫描
中国网 2023-05-08 16:55:04

“资料准确率由95%上升到100%,符合率由95%上升至100%……”5月5日,胜利油田胜采厂采油管理四区副经理刘华松激动地诉说着离心智能化验的闪亮数据。

离心智能化验是全局推广的典型化验模式,发源地在胜采。“从计量仪表、数据运行等关键环节抓起,不断提升能源计量器具管理、数据和过程管控等质量。”胜采厂党委常委、副厂长郭振海称在注采化验室建设、原油交接计量改造、山东省能源计量审查等工作中取得好成绩。

多年来,胜采厂高度重视计量管理机制和体制建设,强化一性资料管理,将检测化验工作全面融入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实施组织架构变革、检测技术变革和管理方式变革,做到质量进步、标准提升、计量升级,提高了一性检测数据的精准性,为采油厂“三次创业”提供了坚实可靠的质量保障。

组织架构变革

“之前,单井原油含水蒸馏化验方式仍然存在的劳动强度大、化验效率低、环境污染矛盾突出等问题。”采油厂安全(QHSE)管理部高级主管隽大帅举例说,化验操作工平均每站每天化验20~40多个油样,现场操作3~5个小时,劳动强度大。

基于此,为充分发挥注采站做好现场原油生产运行管理的重要职能,采油厂以四区为试点,将注采化验室涉及到的单井原油水含量测定工作包括含水化验操作、设备维修、资料管理、技术管理等划转移交给专业队伍。

同时,针对剖析化验室分散设置不适应发展等问题,采油厂管理层审时度势,强化顶层设计,突破传统条框和约束,从管理架构、工作流程、任务布置、实际运作等多方面进行创新改变,实现了从传统的“蒸馏法”到“离心法”的跳跃。

为了实现全厂全过程规范化管理,制定发布了《含水化验技术规范》《建设施工设计要求》,统一化验室的布局、设置、标准、标识、要求、制作等,做到目视化管理规范,促进化验室功能、布局、配置、环境等标准化的改造提升。注采化验室由35个减至10个,房间由70间减至30间,主要设备由225台减至110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化验运行成本,实现了提质增效。

检测技术变革

“使用‘离心法’含水化验系统,化验人员一口井只需要录入四个数据便可完成全部需要数据的计算,并且可以完成分单位、分含水、分单元等各项的简洁查询。”刘华松说,采油厂相关专业部门也可以通过平台轻松的获得相关数据,对于一性资料的管理有了很大提高。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化验的要求越来越高,智能含水化验系统“诞生”。它是以原油化验系统为平台,重新整合开发化验数据计算整理优化程序,引入作为先进识别手段的单井二维码图识处理方式,从化验操作的多样品称重开始到最后的多样品含水计算,所有的现场数据通过整理程序完成一键提交至系统平台。

目前在整个原油化验流程中,从称重、离心、离心数据的读取、化验的数据计算以及原油含水的上传都实现了智能完成,极大地提高了化验工作质量、效率,劳动强度大幅降低,工作环境明显改善,注采化验站运维费用从132.5万元下降到43.3万元,年均节约89.2万元,年降低幅度32.6%。

技术提升质量,创新带来发展。采油厂开展了在线原油含水试验,通过对射线法、微波法、电容法的含水检测技术分析,力求从中找出符合高含水原油含水化验的新途径。目前已在管理四区进行了2口井的微波法在线含水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从蒸馏取样化验到离心检测一键提交,到在线含水检测取消取样人工化验,采油厂单井原油含水化验走过了艰辛的历程。”采油安全(QHSE)管理部质量主管王顺波深有体会地说。

管理方式变革

“最佳资料化验站评比,从站长到岗位化验操作工有了奔头;最佳化验操作能手的评比,激发了化验人员的岗位热情,让我们工作起来更有甜头。”油气集输管理中心资料化验站站长张程鹏如实说劳动竞赛带来的成效。

为了化验基础一性资料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杜绝质量风险,确保单井分析措施、区块调整方案等运行质量,进一步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采油厂将注采化验室管理纳入了“单体细胞创效工程”劳动竞赛,引领化验员的价值创造热情。

各化验室从样品检测、AB类计量器具周期管理、人员持证上岗、资料传输、检测数据符合标准规范等方面不断规范管理,争当“最佳资料化验站”。根据化验室管理规范和化验操作标准规程,对岗位操作人员按照《最佳化验室操作能手考核记录》量化打分排名申报,争当“最佳化验能手”。

最后由采油厂安全(QHSE)管理部根据安全(QHSE)监督中心季度监督结果、现场操作标准执行情况、季度人员基本知识考核等进行综合评比,最终确定推荐申报人员和最佳资料化验站。

通过纳入“单体细胞创效工程”劳动竞赛这种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单位质量风险管控能力,提高了实现了质量进步标准提升。截至目前,共评比了最佳资料化验站8个,最佳化验操作能手128人次。(通讯员:纪青海)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