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政策导向的充分释放,在县域发展思路的觉醒、转型、升级等方面,济南市章丘区总是表现地“快人一步”。
手握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新城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全国工业百强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先进县、全省工业十强县、全省科技创新十强县、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区等多个荣誉,显然,章丘已经牢牢抓住了“工业强县”这个撬动县域经济的有力“支点”。
先行示范:跻身县域经济“优等生”
山东省县域经济总体水平一直位列全国第一梯队。2021年9月,省财政厅等8部门修订印发山东省工业强县财政激励政策实施方案,提出每年选定10个“工业强县”,每县2亿元资金或债券额度,连续投放三年,用于重大工业转型升级项目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重金”加持下,章丘应声而动,强“规模”也强“发展后劲”,重“存量”更重“增量”。
章丘抢下先手棋,强力助推新旧动能转换,实体经济提档升级。
通过出台各类优惠扶持政策,2022年,减税退税降费34.54亿元,发放“济担—纾困贷”8.36亿元、“抗疫纾困应急贷”3.86亿元,解决企业信贷融资112亿元;加快汽车、新材料、数字经济等六大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生物医药及防护用品特色产业集群入选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060.7亿元;规上服务业企业完成营业收入76.1亿元,同比增长23.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75.5%。
“新时代现代化济东强区建设迈出了新的坚实步伐。”在1月7日召开的济南市章丘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章丘区区长边祥为过去一年的发展做了如是结论。
作为传承千年的铁匠之乡、铸造之乡,“工业基因”早已深深融入章丘血脉。章丘这十年始终把“工业强区”作为第一战略,聚焦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打好腾笼换业、筑巢引凤、凤凰涅槃的组合拳,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推动章丘工业转型升级,稳居全国工业百强区、全省工业十强县,成为当之无愧的县域经济“优等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
面对即将到来的一年,章丘将继续坚持“工业强区”不动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全力打造富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做强汽车产业,做大新材料产业,做优机械装备产业,做新食品医药包装产业,做精建工建材产业,做实数字经济产业,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
另一方面填充做实济南(明水)汽车制造产业园,加快双鹤利民固体制剂车间、华润雪花啤酒等重点项目建设,引导大汉科技、华凌电缆加快技术攻关,实施百度济南智能云智算基地、蓝海领航二期等项目,推动刁镇化工产业园、重汽工业园等产业园区数字化转型,新增36家“两化”融合贯标企业,加快推进长鹿白云湖旅游休博园、山东广电辅中心等项目建设,滚动实施明泉锂电池、中航远洋、重型锻造等260个以上工业技改项目。
在这里,工业强县在强调工业总产值的基础上,还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在充分发挥济淄同城化“桥头堡”作用的基础上,章丘扛起了深化高端产业协同联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防联控等,打造区域协调发展共同体的重大使命;开展低碳、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建设;大力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在开发区、重点园区、重点企业开展产业转型升级示范,推进国家级整县(区)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试点,有序实施一批“光伏+”集中式电站项目;抓好东城综合智慧热源项目建设。
如此一来,章丘为“先行示范”添加了更新的一笔注解:全面融入黄河战略,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匠心遇上创新:向每一处追求极致的“精雕细琢”致敬
铁匠之乡最不缺的就是匠人匠心。
每当刁镇高速公路最外侧路段开始拆卸护栏时,土生土长的章丘人往往“秒懂”:十有八九是伊莱特的“乾坤圈”又发货了。
2022年8月5日,一项崭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在伊莱特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诞生。“最大的整体环轧钢环”15.6米直径的挑战目标,被伊莱特以15.673米成功打破。
这个“乾坤第一圈”是核电支承环,是用于我国第四代核电机组上的巨型锻件,承载核电机组堆容器7000吨的重量,锻件一体成形对于核电站的安全性是一个重大的加分项,代表了核电锻件的最高技术水准。
双碳战略背景下,核电发展进入黄金期和机遇期。作为核心领军企业,伊莱特站上“前台”,成为章丘乃至济南市打造新能源装备标志性产业链群和核电特色产业集群的“关键节点”。而早在上世纪70年代,伊莱特的前身只是一家村办锻造厂,生产着管道连接的小法兰。
传承千年的匠心匠魂,遇上与时俱进的创新创优,为“伊莱特们”打开了敢闯敢创的通路,也为章丘区坚定了善作善成的信心。
调子定下,坚持做大做强开发区,加快西、北、东三大片区产业创新协调发展,推动开发区争先进位;步伐稳健,章丘将坚持把创新发展摆在新时代现代化济东强区建设的突出位置,解放思想,创新路径,全面激发章丘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至此,发展势头已然锐不可当,清晰的思路跃然发展蓝图之上。
打造高能级创新载体,以齐鲁科创大走廊、智能智造走廊为主轴,高起点构建山东大学龙山校区创新圈;加快建设山东省技术转移示范区;规划建设山东能源光电晶体新材料产业园。
壮大高质量创新主体,创建省市“企业技术中心”和“一企一技术”企业4家,新增市级以上专精特新、瞪羚企业80家以上,推动100个创新项目列入山东省技术创新计划,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家、科技型企业达到600家以上。
引育高层次创新人才,提升“百脉汇”人才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优化人才政策,推行人才服务专员机制。建设高水平教育体系,加大驻章高校合作共建力度,推动校地共建创新共同体、产业学院、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在此基础上,招商引资有了精准方向:争取全年引进100亿元项目1个、50亿元项目2个、10亿元项目3—5个;创新产业链招商、投行化招商、以商招商、展会招商等模式,建立驻长三角等常态化招商机制;大力开展国际招商,确保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以上。
一批引爆型大项目提上日程。伊莱特核电深海、明泉氮肥退城进园、重汽轻卡车身覆盖件扩能等项目建成投产;华润雪花啤酒、江河绿色制造中心、临工智能装备产业园、山东健康智慧医药仓储物流园等项目加快建设;济南青开创新科技产业园全面开工……
2022年,章丘实施221个省市区级重点项目,122个建设类重点项目全部开工,累计签约65个、总投资超过405亿元,特别是实际利用外资突破2亿美元、增长12%,总量和增幅任务均提前完成。
下一步,章丘将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大力实施产业提升类项目,积极推进明泉PSPI、正泰电气、江河绿色制造中心等一批高质量产业项目;
大力实施基础设施类项目,抓好G309线东段改建及提升改造、建成区雨污合流管网改造等项目;
大力实施商务办公类项目,加快崛起东济南中心、大友商圈、宏程国际等特色楼宇;
大力实施政策资金类项目,推进绣惠驻地市政管网基础设施提升、云湖水厂一期管线及配水厂等重点项目建设,以稳投资促进稳增长。
这些项目将乘着财政资金扶持的东风,汇聚成为章丘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加速工业强县下一阶段的潜力挖掘和动能释放,通过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指标体系的导向作用、入选县的示范作用,助力章丘在创新、绿色发展等方向集聚人才、资金等要素资源,在“现代化转型”的激烈竞争中“破圈”胜出。
既然选准了赛道,就愈发笃定地一往无前。对于章丘来说,“发展工业强县”每一年都是一个新“故事”,新瓶装新酒,新逻辑预示新成就,新动能引领新未来!(陈鸣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