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职业学院打造轨道交通驾驶类岗位实习质量保障体系 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中国网 2022-10-18 11:25:42

2007年我国铁路第六次提速,开启高铁时代。中国高铁迅速发展,动车组司机严重紧缺,亟需加快培养轨道交通驾驶类岗位人才;同时,轨道交通行业转型升级,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标准应用,对铁路、地铁等轨道交通列车司机培养提出高质量高标准高素质的要求。山东职业学院打造轨道交通驾驶类岗位实习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实施“2+1”定向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山东职业学院针对轨道交通列车司机培养周期长的问题,学校与济南铁路局、青岛地铁等企业深度合作,改变传统“3年学校人才培养+1年企业岗前培训”模式,前置新员工岗前培训,融入职业资格证认证培训,加强岗位实习,创新实施“2年学校主导+1年企业主导”校企对接的定向(订单)培养模式,缩短了企业岗前培训周期,达到了企业“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目的。

推行岗位实习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团队以“学校向企业岗位实习过渡期和岗位实习期”为教学改革对象,从解决实习教学标准不清晰、评价体系不完善、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入手,依托2009年《高职轨道交通类专业顶岗实习管理模式与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山东省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借鉴全面质量管理和教育评价理论,创新“学习投入、学习收获、实习行为、实习成效”四维度质量评价方法,研制了轨道交通驾驶类岗位实习质量保障体系,开发了实习管理评价平台。历经7年探索实践,有效解决了合作企业用人之需,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

四维度质量评价方法

成果聚焦铁路机车副司机和地铁初级列车司机培养,立足岗位实习质量提升,秉持“行动导向、人岗适配”教学理念,通过“定目标、建标准、改模式、评质量、强机制”改革路径,重构了“人岗适配、校企对接、考评贯穿”岗位实习质量保障体系。将企业新员工岗前培训、行业职业资格证认证培训融入岗位实习课程教学,供需契合,确定“人岗适配”教学改革目标。建立“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关键步骤-知识技能素养点”四层架构岗位能力画像,育训融合,制定课程标准、指导方案、活页教材、评价手册等教学实施标准。一师带一徒,工学结合,实施“理论通关-安全必过-技能达标-上岗胜任”四段进阶教学组织模式,实现毕业上岗无缝衔接。毕业拓展,实行“企业工作经历证+行业职业资格证+学校毕业证”三证书毕业评价;实习内展,创新“学习投入、学习收获、实习行为、实习成效”四维度质量评价;在岗延展,实施“80%毕业生追踪2年+10%毕业生追踪5年”就业质量跟踪评价。开发在岗带教质量监测平台,建立校企四级联动组织机构,形成“主体联动、平台互动、绩效驱动”质量保障机制,全面保障岗位实习有效实施。

走出校内省内,提升示范引领成效

成果应用6年来,为全国18个铁路局及20家地铁企业培养轨道列车司机3237名,缩短毕业生上岗时间半年以上。

岗位对接精准率高。近6届毕业生一次对口就业率98%以上。毕业时,机车副司机上岗证一次通过率99%以上,较改革前提高13%;毕业2年后,机车司机上岗证获取率95%以上,高出院校平均值20%;毕业5年后,动车组司机上岗证获取率达60%以上,高出院校平均值10%。列车司机入职5年岗位晋升率超过90%。行业服务贡献率大。毕业生65%以上服务济南局、青岛地铁与济南地铁。青岛地铁委培生十年统计,接收的5个学校毕业生相比,我校毕业生党员发展比例最高,获奖表现突出。杨彪、汤川川等先后荣获全路技术能手、全路青年岗位能手、火车头奖章等荣誉,涌现出“合肥市金牌职工”闪忠晨等优秀驾驶人才,用人单位一致赞誉“上手快、用得上、上得来”。方案助推行业发展。2015年,“2+1”育训方案在济南铁路局试点,应用于3个机务段、7个段区,2019年国铁集团正式发文并推广至全国18个铁路,“提升源头人才质量”得到高度认可;实习标准用于原济钢职工转岗济南地铁培训825人。成果助力同行改革。成果应用到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等12所中高职院校,对口支援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专业建设,为15所院校培养师资207人。标准助力国际输出,为“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培养留学生56名,签署《助力老挝系统性轨道交通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合作协议》。(图文来源山东职业学院)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