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街道沙四村坚持党建引领,持之以恒加强乡村文明建设,形成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新时代文明新气象。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省级文明村、省级卫生村、乡村文明示范村。村党支部被评为济南市担当作为出彩型好团队、五星级村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一、以支部建设为主线,打造坚强战斗堡垒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权力运行。沙四村党支部坚持严字当头,以上率下,将完善制度、增强制度执行力作为改进党员干部作风的第一步,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采取纸质公示、广场大屏幕展示、召开专项会议汇报等多种形式,将村级事务最大限度向群众公开,逐渐形成决策、执行、监督三位一体的制度运行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强化理论武装,提升履职能力。把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摆在突出位置,每月在规范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的基础上,带领“两委”成员坚持学习,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使班子成员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同时,注重学以致用,通过召开党员会议、群众代表会议,宣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组织党员群众代表围绕乡村振兴的政策要求、发展形势、目标任务等深度探讨,定期研究村内重大事项、重大支出等,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创新党建品牌,提升服务水平。倾力打造“三张名片”。一是打造“群众身边的‘110’”名片。由村“两委”成员组成,向群众承诺:有事先找支部,支部解决不了的,再拨打12345热线。群众身边的“110”设立至今,大到村民意外伤亡事件,小到为老人换灯泡,不管何时、何种类型的问题,只要收到群众反映,党支部成员就会及时出现在群众身边。目前,该村已连续多年保持“110”和“12345”热线零记录。二是打造“四叶草”志愿服务队名片。由60多位村民组成,并制定规范章程。在全区最早建立由志愿者提供服务的理发角、缝纫角、健康角、爱心角。对村内行动不便的老人,定期上门服务,为老人理发、打扫卫生、进行常规体检,与老人唠家常。疫情防控、急救献血、打扫公厕、清扫积雪等大小事务,处处都有四叶草志愿服务队员的身影。三是打造“爱孝诚善,道德模范”名片。发挥榜样力量,每年评选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出彩人家等模范代表,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整村向善向美。
二、以活动为主线,积聚乡村文明能量
整合现有资源,搭建活动平台。充分利用沙四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图书馆等基础设施,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各类文体活动,逐步将活动场地建设成为传递文明功能的强大阵地。目前,共建设志愿服务站、壹知书屋、笼式足球场、宣讲室、便民服务站、文化广场等文明功能阵地6个。
精心组织活动,凝聚群众力量。每年组织春节联欢晚会、庆三八小民俗活动、元宵节等系列活动,全方位展示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今年以来,已举办“送新春,迎元宵”、端午节包粽子比赛、“七夕古装照”拍摄等大型活动 10余次。
强化舆论宣传,传递文明新声。充分利用网站、微信群、公众号、宣传栏等方式,加大对所开展活动的宣传力度,形成多媒体参与、立体化呈现的宣传声势。今年举办的“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元宵节民俗活动视频被山东省委宣传部转发至济南学习平台、学习强国平台。
三、以群众为主体,建设宜业宜居乡村
持续做精服务,激发创业致富新活力。沙四村抢抓发展机遇,2020年被选为首批党支部领办农业合作社试点,2021年开工田园历城项目,注册“泉韵沙河”品牌,合作共建占地总面积40余亩的叶菜无土栽培育苗基地,计划投资 3800万,高标准配套高端玻璃大棚、恒温冷库、配货基地等。2022年投资 200万建设温室大棚,打造占地约100亩的新型菌菇养殖基地产业基地,10月底将开始种植。
贯彻绿色理念,打造生态文明新面貌。本着“应绿尽绿、出门见绿”原则,投资近 100余万元,整治进村鱼塘,通过设置景观河、步行道对周边环境进行美化绿化;投资8000元打造口袋小竹林。截至目前,整村绿化率达到 70%,亮化率达到 100%。
提升人居环境,扮靓幸福美好新生活。围绕“净化、绿化、
美化、亮化、文化”,着力改变农村人居环境面貌。在不损毁乡土元素、不破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注重保持田园风貌,投资30余万元建设排水沟渠,解决村庄污水排放难题;建设200余米的文化墙,8亩格桑花与 800多平方米喷绘墙成为村内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通讯员/图: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