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软实力 创建典范城】打造美丽商河新名片 描绘文明城市新风景
中国网 2022-08-25 16:28:50

文明,让生活更美好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最亮底色

也是一座城市的最暖名片

文明,为城市赋能添彩

城市,携文明阔步向前

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是城市软实力的体现

作为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一直被视为最具价值的“城市名片”,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是人民群众的期盼,是城市发展的需要。商河人用行动宣示着城市文明的力量,创建不停、力度不减,在辛勤耕耘、不辞辛劳中,收获着、乐享着全域文明的幸福之城,市民们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共建着、共享着文明商河。

提升颜值,让城市靓起来

“老板,以后不要把物品摆放在店门外,文明经营从小事做起。”在新兴商业街的志愿者正在挨家挨户对违规摆放物品的商户进行指正。“志愿者清扫地面、绿化带,铲除墙面顽固广告,都很辛苦。现在这边的环境更加干净漂亮了,以后我们也会及时清理门前屋后的垃圾,再也不乱堆放杂物了。”商家李女士说。

连日来,商河县开展各类联合执法活动、志愿服务活动,针对公园、小区、沿街商铺等重点点位存在的环境卫生、市容秩序、街面道路等问题,集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切实维护良好的市容市貌秩序,高标准、高水平推进创建工作有序开展。

天蓝了、水清了、路通了、家园净了……行走在路桥大街小巷,展现在人们眼前的,不仅是一幅幅和谐宜居的美丽画卷,更是一道道焕彩生辉的文明风景线。

厚植底蕴,让城市雅起来

全国文明城市是一个城市最高的综合性荣誉称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承载着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文艺是时代文明的引领,传播真善美、弘扬正能量。今年以来,商河县高擎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大旗,以提升文化软实力为抓手,在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拓展文明特色、汇聚城市美丽风景的路上奋力前行。

“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书院里传来稚童朗朗的诵读声,身着汉服的孩子们端坐于书桌前,手捧竹简,朗读《弟子规》,书香阵阵中育学子儒雅风范,让学生感受儒家教育“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传统文化之美。“现如今,我们村环境好、产业多、文化浓,大家也跟着受益。”谈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们笑得合不拢嘴。

“桑梓明仁德,衢街一并新。干群惟大气,时刻礼嘉宾。”商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泛发动,精心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艺助创”活动,推出系列创城专刊,开展书法绘画等活动,推出快板《携手并肩齐创城》,以展现商河县日新月异、图新图强的生动图景,汇聚商河县文学艺术界众志成城、行稳致远的文化力量。

厚植文化底蕴,赋能经济发展。商河县坚持把文化建设作为文化强县攻坚战的培根铸魂工程,弘扬红色文化、历史文化、秧歌文化、温泉文化,打造黄河文化“商河范儿”,把文化作为桥梁纽带,不断挖掘、提升乡村文化价值,实现以文促商,以商促文的良好循环。

从“千年古县”到打好文化强县攻坚战,再到创建文明城市,文化已成为商河县增强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商河县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一直在路上,全方位塑造县域文化软实力,不断谱写文化传承新篇章。

聚力民生,让城市暖起来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利民工程,实事工程,是政之所向,更是民之所盼。近年来,商河县明确打造“省会绿色生态和幸福民生的新样板”的目标定位,扎实办好各项民生实事,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满意感,力争为广大群众交上一份有温度的“民生答卷”!

签到、抓阄、选房......8月20日上午,许商街道商南社区原候坊村回迁群众早早来到选房现场,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选房登记工作,场面热烈火爆。7:30分,商南社区回迁安置选房准时开始,截至下午16时,回迁安置房分房工作圆满完成,213户群众“安置”变“安居”,喜迎新生活。

近年来,商河县高度注重城市“提质”,明晰老城区、南部新城区、西部新城区、城区产业园、高铁站片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改善城市功能形象,建设7个安置区、安置房5979套、总占地面积718.18亩,打造棚改安置房精品工程。同时,持续抓好打造教育强县“商河品牌”、推广城乡供水“智慧水务”、各项民生实事办理、提升医疗保障水平等各类民生工程建设,确保民生支出比例保持在80%以上,人民幸福感显著增强。

有人问:文明城市创建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一条条道路宽阔畅通、一片片绿地生机盎然、生态环境日益向好、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更宜居、百姓生活更幸福、文明新风吹遍角落……商河因创建文敏城市而颜值更具魅力、文化更具底蕴,或许这些就是最好的答案!

         (  通讯员/图:张伟)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