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纪录片“出圈” 在烟火升腾处窥见文学日常
光明网 2022-07-05 15:38:53

在阳光肆意挥洒的午后,漫步在家中的小庭院中,与远道而来的好友谈论起日常生活琐事,进而再谈起创作时的灵感、童年的影响……这样的画面,就出现在前段时间刚刚收官的文学纪录片——《文学的日常2》中。镜头里,通过朋友拜访的方式,观众得以窥见作家对时代及生活的认知与解读。

纪录片创作新的“蓝海”

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意味,也没有刻意塑造“高大上”的人生哲理,这部纪录片带领大家走近作家们的日常,展现出这些“文学大咖”丰饶有趣的精神世界,让观众感受到他们最真实的生活样态。正因如此,该片在豆瓣上收获了8.2的高分,近三分之一的网友给出了五星的满分评价。

当然,这并不是今年走红的第一部文学类纪录片。将目光放回到年初,一部聚焦于爱书人的《但是还有书籍2》,同样收获了高口碑与不低的热度。两部纪录片的先后播出,让人们注意到一种状况,那就是以书籍、文学为主旨的纪录片作品,开始打破“小众”的路径,成为了纪录片创作新的“蓝海”。

其实一直以来,文化类的纪录片在大众心中都有着一定的“刻板印象”,譬如认为此类作品观看需要一定的门槛,讲述的都是阳春白雪的内容,不免有晦涩难懂的知识点……但是细看《文学的日常》,观众仍能从中感受到浓厚的烟火气息。作家李修文在西北荒地的杏林与摘苦菜的大姐交谈;刘亮程与洪启游走在新疆的草场戈壁,与遇到的牧羊犬、野骆驼打招呼;双雪涛在狭窄的胡同里朗读,背后的人正在打台球……这些稀疏平常的点滴,构成了片中的烟火人间,而文学,也就诞生在其中。

更平易活泼的讲述视角

《但是还有书籍》将视角放宽到更多与书有关系的人身上,他们不一定是作家、学者,而是无数渺小而鲜活的“小人物”,比如:不遗余力挖掘新人且“不择手段”推荐作品的秃头编辑朱岳;回到草原上建立了第一所公益图书馆的95后久美;从业55年,见证中国书籍设计变革与发展的宁成春……他们关于书籍的日常,或枯燥或重复,或有趣或跳脱,但对于文学和书籍的热爱,让他们于平凡的生活中“闪光”。

用更平易和活泼的视角,讲述文学和文化的故事,几乎成了该领域创作者共通的“意识”。倘若将目光放得更远、更早,还能发现文学类纪录片,早已诞生了很多新鲜的“玩法”。比方说2021年播出的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将诗歌文学与旅行结合在一起,重返唐诗发生的地方,看见变换的山川风景,既有知识的浸润也有视觉的享受。还有2020年上线的《文学的故乡》,跟随作家们回到故乡,从冰雪北国到南方水乡,让观众窥见作家创作的秘密……

在烟火升腾处窥见文学的日常,于独特微小的视角中看见文化的流动。正如纪录片《文学的日常》的主旨所说的那样,“以文学照亮日常,以思想反刍生活”。当镜头故事来到生活的烟火气中,其实也是让文学回到了它的来处。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