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商河:“播”涛澎湃!
中国网 2022-06-10 17:18:17

电商发展二十年,短视频、直播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颇为深远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消费行为习惯。

尤其是近两年,一方面反扑的困难,催生愈发火热的“宅经济”,很多被迫居家的网友成为短视频重度用户;另一方面是消费稍显疲软的大环境下,想要进一步刺激消费,就需要更加多样化的消费场景,满足消费者更多需求。

如果说电视购物是“前浪”,那么电商直播带货就是当之无愧的“后浪”。这波“后浪”凭借着相对偏低的准入门槛,一路喷涌向前。数据显示,截至去年6月,中国直播电商用户规模为3.84亿,同比增长7524万,占网民整体的38%,将当下中国网络零售额拉升至13万亿元。

这是一场“造富神话”。谁更先一步跳出“舒适圈”,更快调整打法,对消费者献出更多诚意,谁就有可能从诸多“风口”中,抓住更利于腾空而起的那一个。

从“山东电子商务示范县”,到“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单位,再到2021年全县网零额占社零总额的28.28%,勇夺2021年济南年度综合绩效考核一等奖。

很显然,商河已经理顺了其中所有发展逻辑。

进入电商赛道  从锚定目标开始

“温泉花都·生态商河”把着济南的“北大门”,架起“三横两纵”的高速和高铁、陆空并存的交通格局后,商河乘势而上的速度为“互联网+”新经济腾出了潜力巨大的发展空间。

早在2016年,商河县就被评为“山东省电子商务示范县”,成为济南市首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

随着电商产业园集聚发展,商河先后揽入“济南市电子商务园区”、“山东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山东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农村淘宝、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纷纷落户;菜鸟、京东、邮政等物流平台接连入驻;蚂蚁金服普惠金融项目持续增加授信额度;一批知名电商企业应运而生,一批草根创业青年走到前台,一批由传统的线下实体销售转型线上销售的农特产品电商品牌遍地开花……商河正式进入电商赛道,新一轮发展征程即将开启。

皇家扒鸡、“少得利”糖酥火烧、珍珠红西瓜、“二妮”豆腐皮、“乡村绿洲”红掌、“老窦”薄荷糖、“怀仁味道”……在商河,脍炙人口的好东西不少,想要一个不落的实打实推出去,不容易。

经过四年发展,商河40多种产品已经通过电商销售到全国各地,2019年全县网络零售额更是一度刷新至5.9亿元,同比增长14.7%。

在当年,这个耀眼的成绩和商河电商被100多家媒体争相报道,商河县的知名度、美誉度一夜之间跃升几个层级。

然而,商河却在为民务实的作风、理念和情怀背后,看到了比美丽的数字更为清晰的发展痛点、堵点和难点:勇于应对原有政策、电商龙头企业少、知名度不高、品牌影响力不大、产业不集聚、产业链不完善、缺乏智能物流仓储配送、专业直播机构/电商人才欠缺等发展壁垒,积极调整打法,彻底打开思路,这是商河为适应电商赛道,拿出的满满诚意。

看似一块诱人的“蛋糕”,咬下去的瞬间才发觉,那分明是一只壳坚爪利的“螃蟹”。以问题为导向,问题越来越繁杂;以节点为抓手,节点越来越纷乱。

确立一个任务目标显得至关重要。

利用2020-2022三年时间,通过创建国家级电商进农村示范县与中国新媒体电商示范县两个目标,聚焦农村电商、园区载体、推进机制三大重点,努力培训一批电商精英、打造一批名优品牌、转型一批传统企业、打造一批新兴业态、创建一批专业园区、评选一批示范村镇、建设一批直播基地、引培一批龙头企业、自建一批私域流量、统一一条电商战线,通过电商发展,打造商河发展新动能,在助推乡村振兴中促进共同富裕!

商河人骄傲地称之为“一条主线,两个创建,三大重点,十个一批”12310电商发展思路。

目标既定,政策随即跟上。7条10个方面,涉及电商产业园建设、农村电商发展、电商配套服务业发展、电商龙头企业发展、电商新业态发展、电商人才发展、电商协会发展等,将电商与三产有机融合,吸引电商龙头企业入驻,做好存量与增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园区集聚发展、人才培育、乡村振兴、农产品上行等工作。

做大做强电商产业园区的“重”点突出,打响商河农特产品品牌的“特”点鲜明,完善电商生态服务链的“痛”点精准,扶持电商龙头企业+探索电商发展新业态的“亮”点纷呈。

商河擎起一杆电商大旗,赛道换挡的背后,显露出一块价值不菲的“投资洼地”。

为谋求流量变现  寻找新增长点

电商需要平台,平台离不开流量,有流量的地方就有变现焦虑。

当抖音、B站、美团等众多头部内容平台开始通过电商寻求流量变现时,一方面说明目前以短视频、直播等为代表的电商市场正在趋于稳定,另一方面不难看出,留给头部平台的流量增长空间已经所剩无几。

“萌萌宝,珍珠飘,心似红霞翡翠袄。

个头小,瓜坛俏,捷足先登上市早。

汁满满,皮薄薄,皮脆肉嫩甜度高。

不用板,不用刀,弹指即裂鲜味娇!

能解暑,能利尿,美白降压解疲劳。

名气大,誉如潮,地理标志数前茅!

心肠好,志向高,助农致富乐逍遥!

这就是:甜坛小精灵!郑路珍珠红!”

在4月27日举办的商河县珍珠红西瓜电商直播活动上,商河县商务服务中心主任白朝阳进入直播间,一段自编自演的“介绍词”声情并茂、脱口而出,弹幕“疯狂”刷屏,直播间观众热情高涨,争先下单,3000多斤珍珠红西瓜成了直播间里的“抢手货”,被十几万粉丝一抢而空。

当一些头部平台还在感慨“天花板触手可及”时,勤劳淳朴的商河人民开动脑筋,在平台上硬是刷出了一波新的流量。

对于商河来说,电商稳定的盈利模式带来的并非安于现状、不愿创新,而是如何在夹缝中谋求流量变现新的增长点。毕竟,“背靠大树好乘凉”是营利平台追求的电商生态系统,而不是县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思路。

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落实。商河提出一套为示范县创建量身打造的“八新定位”:乡村振兴的新动能,产业升级的新引擎;畅通循环的新举措,数字赋能的新场景;商务创新的新平台,兴业富民的新途径;展示商河的新窗口,乘势北起的新征程。

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31个部门及12个镇街同步跟进,一副齿轮严丝合缝,在周而复始中运转地愈发顺畅。

商河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拔地而起,办公楼、电商集聚区、供应链上行仓、花卉基地等功能区一应俱全,一条龙电商服务贯穿始终,目前已累计服务企业200余家,重点打造蝴蝶兰花卉直播间,老粗布、地毯、中药、留兰香等企业在产业园推动下,品牌升级,销量持续提升。

县镇村三级物流共同配送体系基本打通,整合入驻5家快递公司,日处理快递单量3万单以上。

在此基础上,农产品进城公共服务体系与工业品下乡流通服务体系同步推进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培训体系借助持续进行的“英才计划”,开展各类电商培训2000余人次。商河抢抓新媒体电商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平台大数据资源,积极打造一池私域流量,培育电商直播人才300多人,树立“布叫兽——刘越”、“乡村小凯——商文凯”、“乡野小帅——李传帅”、“多肉主播——宋刚”、“残疾达人——董冬梅”直播典型52人,探索出一条从“网红县长”到全民直播的逆袭之路。

通过示范项目带动,商河电商数据实现了翻倍增长。2021年全县网络零售额达18.02亿元,同比增长158.7%,其中农产品网零额3.56亿元,同比增长1154.2%。

漂亮的数据是全县电商发展后劲增强的直观展现。

商河借势直播发力,大力推进电商行业“党建赋能”工程,成立济南市首个电商直播行业党支部,形成全方位的党建+电商服务体系。以园区为“根据地”,签约企业160余家,吸引百万粉丝主播回乡创业。2021年电商产业园实现税收1700余万元,建立起“以企养园”长期良效的园区运营模式。同时,以电商产业园为核心,向各镇街辐射带动,一张“网”触达县城各个角落,形成格局发展优势的电商产业,成效显著。

完善产业链  积极建设电商生态

无论发展理念,还是步履轨迹;无论创新思维,还是变现渠道:其实,电商领域里多的是“作业”可“抄”。

1999年可以算是中国电商元年,中国电商在这一年真正进入实质化商业阶段。到了2012年,移动互联网逐渐普及,架构于移动互联网上的电商模式开始兴起,通过对传统电商人、货、场进行链路重构,诞生的以用户为中心的电商新形态。

从功能型消费转向体验式消费,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从单一场景到视频直播、社交直播等多场景融合……内容电商、生鲜电商、兴趣电商等新电商业态纷纷走进消费者的生活。

曾经干部“带头下水”,一部手机一张嘴,一口卖爆家乡美;如今群众“全民皆兵”,站在田间地头,货卖四海九州。完善产业链,商河不是第一个;建设电商生态,商河却是极有诚意的那一个。

当村民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耕田者,变成了一个创业者、商人,还是一个懂数据、会直播带货、能赚到钱的商人,商河就拥有了完善电商产业链、积极建设电商生态的肥沃“土壤”。

商河开始探索推进以品牌创建带动产业融合发展。以“点赞商河”、“温泉花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总领,整合全县最具代表性、最具发展潜质的优质农特产品,探索产品电商特色化、品牌化的新途径,提升商河农产品市场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

截至目前,“网货池”产品已达到200多种。随着各种直播大赛、电商博览会、创意设计大赛等赛事活动不断落地,皇家扒鸡、珍珠红西瓜、壹亩地瓜、老粗布、山鸡蛋等产品成为令消费者爱不释手的“网红产品”,在网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借助培育和招引并行,电商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补链强链延链成效初显。2021年,全县13家电商企业限上纳统,成长为纳统潜力股。

斯伯特生物科技销售收入达20亿元,运动营养食品占国内市场50%以上,在抖音、快手、天猫、京东、拼多多等平台营养保健类目销售业绩第一名;

朗威健身器材哑铃单品在天猫平台销量全网第一,随着线上销售的不断增长,已在殷巷镇建设生产工厂,并实现跨境电商业务;

怀仁镇壹亩地瓜从产地仓建设、农产品商品化、电商平台销售、直播带货等各方面发力,成为全国薯类龙头供应链公司,并与阿里巴巴达成战略合作;

祥康食品通过美菜网线上销售额近2亿元,成为该网全国第二大供应商;

集鲜食品落户龙桑寺镇,年销售饼类、薯条等产品1亿元以上;

安琦布业成为非遗产品直播转型的典型代表企业;

齐鲁宏业、四季丰、梦典地毯等传统企业开始转型电商;

疫情期间,美团、饿了么、达达牧、中润优鲜等充分发挥电商平台作用,为商河全县社区物资保供做出突出贡献。

……

有靠前的政策、立足于新电商业态的人才培养体系、聚焦特色品牌产品打造的供应链、围绕新电商业态配套的园区基础设施,还有一路走来扎实打下的发展根基、覆盖全部领域的电商周边服务企业、庞大的消费人群。最关键的是,商河具备跳出传统发展套路“舒适圈”的勇气和决心,这是支撑商河电商产业优势明显的“决胜法门”。

从这一点上看,做电商,商河是无比幸运的。(陈鸣飞、白树坡)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