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兴隆镇不断创新思路办法,在集体经济增收上狠下功夫,引导各村发展适合本村实际的特色种植项目,有效增加村集体收入,带动村民调整种植结构,为闲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实现了村集体和村民“双受益”。
眼下正是甜瓜上市的季节,在兴隆镇支部农场,绿油油的藤曼上已是硕果累累,阵阵果香扑鼻而来,即将成熟的甜瓜令人垂涎欲滴。
兴隆镇苗刘村党支部书记马永刚说:“整个支部农场共有9座大棚,共约有18亩地,目前全部种植的是梨瓜。我们种植的梨瓜品种是绿宝2号,这个品种的甜瓜果肉厚,果味香,口感甜、脆,糖度能达到15到17度。最早的一批瓜到五一左右就能成熟上市了。”
据了解,兴隆镇支部农场是苗刘村、兴隆村、李大楼村集体共同出资建设的集采摘、观光、体验与一体的综合性种植基地。通过多村联合抱团发展,支部领办合作社,多方资源得到整合,项目实施以来已带动附近多名群众实现就业,各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至少5万元。
兴隆镇苗刘村党支部书记马永刚表示,甜瓜瓜期很长,在保持土壤肥力的基础上从现在一直到9月份都能有瓜成熟上市。目前甜瓜这一块儿用工都是村里的闲余劳动力,他们一个月大体上能够拿到2000左右,能够增加老百姓收入。
为拓宽销路,让更多的人尝到支部甜瓜,兴隆镇还将开展网络直播带货,让甜瓜搭上“网络”顺风车,送到全国各地。
兴隆镇苗刘村党支部书记助理陈璇表示:“今年我们打算利用兴隆镇电商平台和快递优势,运用直播带货的方式销售甜瓜。目前我们正在制作直播海报、宣传公众号,联系企业印制包装箱,也希望通过电商直播的方式让更多的人尝到甘甜的甜瓜,了解、信任支部农场的品质,打响支部农场农产品品牌。”
在兴隆镇杨门楼村同样是瓜果飘香、硕果累累的喜人场景,这里不仅种植了甜瓜,还有红薯、黄梨等多种特色果蔬。据了解,杨门楼村为改善村内人居环境,引导村民在废弃宅基地、荒地种植梨树,有效提升了村容村貌。并多方学习大棚作物栽植技术,利用集体土地建设示范基地,探索增收新渠道。
兴隆镇杨门楼村党支部书记杨代启表示,2019年,全村共栽植黄梨110亩,估计到第五年光黄梨这一块的收入也要到20多万。今年元月一号,为了带领全村搞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该村上了两个大棚,一个是甜瓜大棚,一个是红薯大棚,大棚收入估计在5万多元,这两个棚在杨门楼村作为示范以后要推广到全村。
目前,兴隆镇各村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热情高涨,在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各村两委班子积极创新思路举措,集思广益想办法,身体力行做试验,甜瓜、秋桃、蜜梨等一批特色产品逐步形成规模,村集体经济增收明显,目前已有56%的行政村村集体收入超过10万元。(罗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