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困难找校长”:公开“校长热线”做师生的良师益友
中国网 2022-04-27 16:51:26

“同学们!今后几年,我们将在校园里共同学习、生活。我希望,同学们都能不负青春年华,不负家国厚望,过好大学生活每一天。从今天起,我们都成了外大人,风雨同舟,一荣俱荣。期间,同学们无论遇到学习上、生活上还是其他方面的困惑或困难,除了找你们的家人、同学、好友,还有辅导员以及所在学院的领导外,也可和我联系,我的热线电话是:15106310056(威海)、15105310056(济南)……”

每年的新生开学典礼上,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孙承武校长总是要讲这段话。多年来,孙承武校长都把自己的电话向师生公开。这样一个“小小”的动作,管窥着这位大学校长对教育的初心和对师生的关爱。

有底气,把校长热线打造成学生与校长沟通的第一通道

作为一校之长,校长对于一所学校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学校的发展走向、教师的精神状态、学生的学习氛围,都与校长的初心与使命、责任与担当相匹配,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几年来,在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有困难找校长”成为该校学生的一句口头禅。

就像一年一度的固定“节目”,在每年的开学典礼上,孙承武校长都会将自己的电话号码现场公布给所有学生,并将其放在学校网站上。不管学生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直接与校长或有关人员进行无障碍通话,实行“一号对外、分类处置、统一协调、限时办结”的工作机制。校长热线架起了一座校长和学生的“连心桥”,成为一条为学生排忧解难的“暖心线”。

2007年6月份,毕业季就要结束的某一天,孙承武校长接到了外国语学院一名毕业生的来电。原来这名学生因个人身体原因,腿部有些残疾,在就业方面遭遇到了种种挫折,她想起开学典礼上校长留下过热线电话,要求大家有困难找校长,她的辅导员老师也说过校长每到毕业季都统一调度亲自主抓就业工作,于是她拿起电话拨打了校长热线。孙承武校长在仔细了解了相关情况后,立刻派他的司机和外国语学院张红锋院长一起,开车从济南到济宁,去学生家里把学生接到学校。这期间孙校长通过多方面沟通、多渠道联系,最终为学生联系到了一个福利企业,并签订入职手续。这是孙承武校长重视就业工作的一个缩影。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早已实现了全部就业,2021年度学生的生均可选就业岗位更是达到了10个之多,学校就业工作从最初的抓就业率转向了抓就业待遇和就业质量,学生在“好就业”的基础上也实现了“就业好”。

接地气,把校长热线打造成建言献策效能监管的第一平台

当然,校长热线并不是仅仅为学生服务的,也服务于广大教职工。在时刻关注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凝心聚力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孙承武校长明白,只靠待遇留人是不够的,而让教师留得住、干得好,还必须靠人心、靠事业留人,充分调动教职工自动自发的工作积极性和主人翁精神,让教职工分享事业发展成果,力争让每一位教工幸福。

正因为如此,孙承武十分接地气,他注重把校长热线打造成建言献策、效能监管的第一平台。实践中,对学校改革与发展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或意见,对学校各部门、单位办事效率、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的投诉和举报所反映的工作、生活热点、难点问题等,都是校长热线的受理范围。高度重视师生诉求回应,第一时间启动问题处理机制,是孙承武对老师、学生的郑重承诺。

2012年5月的一天,孙承武校长接到了一位青年教师父母的来电,他们打电话的目的是向孙校长反映这位青年教师的一些“不孝”表现,没有尽到养老义务。这立刻引起了孙承武的重视,他即刻找到这位老师谈心,发现原来事出有因:这位教师刚刚参加工作不久,收入不高,又接连经历了结婚生子等一连串人生大事,确实较为困难,是不能也,非不为也。这事引起了孙承武校长的深思:青年教师们如不能在为父母尽孝方面身体力行,不仅会影响个人声誉,还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为了让教职工都能做到在家是好儿女,在校是好员工,学校自此设立了从后勤人员到校领导每人每月200元的敬老专项津贴,随工资一起发放,至今已达10年之久,总计发放达2000余万元。

注生气,把校长热线打造成指导学生成长成才的第一窗口

23年前,孙承武校长怀揣对发展中国职业教育的赤诚和情怀,栉风沐雨,筚路蓝缕,将山东外事职业大学逐渐从小到大、从大奔强,成了中国首批职业本科试点院校。作为高等职业教育路上的筑梦人,他始终践行“让每一名学生成才,让每一位教工幸福”的初心和使命,心无旁骛,躬身前行,勇于进取,在教育强国征程上谱写着绚丽多彩的华章。

毋庸讳言,在许多大学生眼中,大学校长大都高高在上,以至于许多学生在校几年,也难以与校长“零距离”接触。但孙承武校长绝没有一些大学校长身上的“官气”“官味”,他总是以一名普通长者的身份,用温暖的语言,与学生交流,把学校办成了一所生气勃勃的高等学府。体现在校长热线上,孙承武校长力求做到确保学生诉求事项“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

“尊敬的校长,您好!我是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威海校区的一名本科学生,因为我在准备考研,最近到图书馆学习经常抢不到座位,希望图书馆能够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同时希望学校能给予考研学生更多的学习指导”,这是学校一名本科生去年11月份通过校长热线给孙承武校长提出的诉求,孙承武校长第一时间安排图书馆和后勤部门进行改善:增加了自习室学习空间,开辟了新的阅览空间,配备桌插等,满足学生使用笔记本、平板学习的需求;图书馆新进人工智能机器人“小豹”,新上RFID系统,直接定位寻找书籍的位置;举办“考研动员”活动,定期组织线上线下考研讲座等多项措施齐头并进,为考研学生助力赋能,为他们来年能够成功“上岸”尽可能提供保障。

他要求学生管理等部门迅速处理校长热线反映的问题,并以此作为部门和个人年终考核的依据之一,用最快的速度帮助学生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仅几年来,就接到电话1200余项,基本做到了每项都有结果。

“大道至简,向美而生。15106310056(威海)、15105310056(济南)……老师们,如果你在工作、生活上需要我的帮助,同学们,如果你在学习、生活上需要我的帮助,期待你的来电!”(通讯员:宁波)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