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济南近期多点散发疫情,对于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基层社区工作者而言,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济南市历城区东风街道龙信社区的党委书记张展对此颇有心得:“社区出现疫情是一个应急事件,考验了我们基层工作者的耐心以及智慧,但同时,我们还要学会依靠居民,团结居民,发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逐步构建共同体的意识,这样我们才能够保证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效果。”
龙信社区绿地隆悦公馆9号楼1单元共有34户104人,自3月31日深夜开始管控,于4月8日解封,回顾起这段管控经历,张展坦言受收获了太多感动。
3月31日晚上11点,龙信社区突然接到管控通知,张展沉着冷静应对,设身处地把自己想象成被隔离起来的居民,针对管控区居民可能出现的各种重点问题一一破局,在管控第一天就以最快的时间提供解决方案。“我们不能只是为了执行政策而冰冷地把居民管控起来,要做好物资保障,要考虑居民感受,满足其一定的精神需求,实现精细化服务,尽最大的能力去保证大家的日常生活和情感沟通。”
当居民得知被管控起来,首先会出现疫情综合征,出现焦虑担忧的情绪,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不知道有没有新增加的病例,害怕自己也会感染。这也是大多数管控区居民会面临的首要问题。
于是,在隔离的第一天,4月1号清晨5点,张展就开始逐一给34户居民拨打电话,历时两个多小时,告知居民如何配合社区做好后期管控,以及密接和次密接的处置情况。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龙信社区工作人员会在管控单元户主群内及时发送《致居民的一封信》,公布密接、次密接相关情况和管控区人员的核酸检测结果,“要做到信息对称,保证大家和我们接收到的信息是一致的,可以及时掌握目前最新情况,吃下一颗定心丸。”
稳定好情绪问题,接下来,便是居民的物资保障问题。“要尽量全面的想到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譬如停水停电、居民生病等,我们要做好生活保障工作。”于是,在同天上午,龙信社区工作人员就把商超集体采购的生活物品送到每一户居民手中,保障基本物资供给。随后,张展将辖区的电务、水务、物业人员,派出所警察,社区全科医生等外援力量都拉到了管控区单元微信群中,“明确每一个人的联系方式,让大家有哪方面需要,可以迅速找到相应的人,及时解决生活中面临的各种情况。”
居民的需求层出不穷,而社区工作人员有限,忙于大项工作难以面面兼具,偶然间,张展惊喜发现,1802户家里没有盐了,1301户居民用电梯把盐送到了18楼。“我们发现单元内部居民资源共享更快更便捷,不仅拉进了大家的距离,还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工作人员的采购工作量,能够将精力投入到防疫其他工作上。工作人员们在群里为送盐的这位居民点赞,在朋友圈做宣传,认可这种行为,通过正面引导来鼓励居民与居民之间互帮互助,激励大家形成一种合力,参与到小区的治理中来,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其实这就是社会治理。”
在社区工作人员的鼓励下,管控区内越来越多地居民加入到互助队伍中来,进行资源共享。
1102户主说他家有打印机,需要打印的都可以找他;1602户主说没有花生油了,902的大哥豪气地直接用电梯送去一桶没开封的花生油;相熟一点的邻居还会私下里互相问问家里缺不缺吃的,“我家囤的菜多,不够了给你送”……
此类暖心事还有很多很多,每一天都在发生,一部上上下下的电梯成了34户居民间互助互爱的连心桥,串起了浓浓的邻里情。管控区的一位居民不禁感慨道,“在封闭的日子里不但有大白守护我们的安全,还有这么多好邻居彼此温暖,管控的日子里隔住了病毒蔓延的脚步,但却阻挡不住我们浓浓的邻里情。”
4月4日,管控区居民惊喜地发现单元楼下,社区工作者插上了一面党旗,红色旗帜在风中飘扬,显得异样夺目,这在居民心中又掀起了一轮情绪高潮。302户的小张说,“看到这面旗帜就觉得安心了,红旗飘飘,战疫必胜!中国红就是这么招人喜欢!”1202的小李发的朋友圈是“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张展说:“对单元真正实施管控后,其实外界能帮管控区居民做的很少,我们要引导他们发扬内部的正能量,激活居民自治的细胞,社区变输血点为造血点,这样我们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其他疫情防控工作中来。其实社会治理希望实现的是,大家都主动参与到社区治理之中,而不是单纯依靠社区花费大量精力去刻意管理”。
经过七天的严格管控,4月8日早上,9号楼1单元顺利解封,张展一大早就带着物业工作人员和网格员来到了单元门口,给每一位走出单元楼的居民递上一朵鲜花,为他们鼓掌祝贺,而居民们也长开了手臂,给了张展一个大大的拥抱。
当前疫情仍在持续中,回顾过去这一段管控区的疫情防控工作经历,张展坦言:“其实我们付出的要比我们得到的少,我们收获了更多感动,也感谢大家的自治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虽然疫情无情,但是我们一起成长,一同经历,收获了很多。”(文:夏忆 图片由东风街道办事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