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青”聚力 赋能发展 让青年与槐荫共成长
中国网 2022-04-21 09:43:18

槐荫区位于济南市西部,因辖区内以槐树命名的街巷较多而得名。过去的槐荫,在大家的印象里是“济南的西城区”。如今的槐荫,济南强省会战略的强势推进,西部新城、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央企总部城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高质量发展就像纵贯槐荫区的京沪高铁一样迅速,青春与活力正在成为这里的新的标志。

青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青年与城市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实现城市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槐荫区积极对标北京、上海等先进城市经验,率先启动“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创建工作,高标准打造“槐Young”品牌,形成槐荫经济社会发展与青年发展事业相对称格局,打造全省建设青年友好城区示范区,为广大青年人才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成为优秀青年来鲁发展创业先行者。

强化政策支持

厚植青年成长沃土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共青团中央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意见》。《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济南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等重大规划均明确提出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2022年4月9日,济南市召开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

“青年友好城区建设,不是一个部门或者一个单位的工作,是整个城区系统性工程,槐荫区上下一盘棋,形成了青年友好型城区建设的合力,也进一步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凝聚青年力量。”共青团槐荫区委书记王洁介绍到。

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新精神的群体之一,青年与城市的紧密互动乃至同频共振,将深刻影响一座城市的未来。槐荫区采取多项政策全面提升城市对青年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承载力。槐荫区从资金、政策、服务等多方面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为青年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创业服务,推出具体实施方案和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黄金18条”。积极搭建人才创投资源对接平台,为青年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构建青年人才创投产业新生态,打造“槐荫快易办”服务品牌、“掌上办”服务平台,为创业青年提供全方位服务,厚植青年成长沃土,激发创新潜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竭动力。

槐荫区秉承“与青年共成长、让青年更出彩”理念,招引金融高层次青年人才,做好青年金融人才专项资金监管,联合山东国勤鲁众产业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打造“槐荫人才赋能港”。实施青年英才引进集聚计划,优化“智汇槐荫”人才工程政策体系,完善人才发展制度。自2021年起,槐荫领军人才评选单列青年人才子项,每2年命名一批槐荫青年领军人才;槐荫产业领军人才集聚计划设置青年专项,每年扶持一批青年人领衔创新创业项目。

槐荫区深知,就业是青年在城市立足、参与和贡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与城市有机互动的关键途径。通过积极与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大学等高校建立校地合作机制,开展就业前置指导,提高本地高校青年留槐荫概率;并与高校建立合作机制,对硕士以上到槐荫就业创业青年人才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通过给予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补贴,给予自主培养高技能人才、新引进全日制高校毕业生等驻区用人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育才引才奖励,进一步来吸引青年留槐荫。

2022年,槐荫区引进博士265名、研究生598名,大学生8363名,研究生较前一年新增84.6%;建成院士工作站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4家,新增市级以上领军人才25人,全区两院院士、泰山学者等省级以上领军人才达到160余人;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众创空间6家,省级研发机构34家;落地青年类项目 67个。槐荫积极实施青年就业促进计划,通过培训、实训、招聘和打造见习基地等方式,拓宽青年就业渠道,提高就业水平。通过开展青年企业家能力提升培训工程,建立青年企业家人才库,打造青年企业家队伍。

提升城市能级

拓展青年发展空间

近几年来,槐荫在一张徐徐展开的白纸上,大手笔绘就“破与立”的画卷,用发展的力度与民生的温度,开启了“齐鲁门户,医养之都”建设新征程。青年与城市共成长,是城市谋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必能为城市发展注入激情澎湃的青春活力。

槐荫在济南西站站内和东广场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区”主题展示雕塑,依托京沪会客厅打造青年发展服务中心,力求实现政策汇集、服务升级、人才聚集,使广大青年迈入槐荫即享城市对青年的友好。

槐荫区西客站片区日新月异,医学中心强势崛起,昔日脚下的阡陌纵横如今成为青春筑梦的港湾;主导产业聚势成峰,生产总值连续跨越500亿、600亿、700亿大关,经济实力实现从小到大的“新突破”与由弱到强的“强蜕变”;200余项重点改革统筹推进,27个“国字号”“省字号”试点大力实施,显示了革故鼎新的槐荫气度;兴济河从过去的“臭水沟”华丽变身城市滨水景观带,地铁、高铁、长途客运、公交实现零换乘,济南西站全国首例双屏裸眼3D获誉泉城新夜宴,老城区蝶变一新、新城区火树银花,“千园之城”名副其实。

提升城市能级,拉动产业升级,人才集聚是必要条件。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人文底蕴和资源禀赋,槐荫区紧紧围绕城区特点和优势,加速发展。选择城市,就是选择生活,现在的青年人生长于经济高速增长时代,更倾向工作发展和享受生活的平衡,槐荫坚持关怀青年的发展和生活,提供有温度的城市关怀和城市活力。“槐”YOUNG文创产品、专属标志、城区形象片,槐荫视界视频号、抖音号、爱槐荫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加大青春之城城区品牌推广,让青年人感受到了槐荫的青春活力。

2021年济南市美里湖街道“槐Young·美里”青年友好街区开街仪式在海那城举行。活动现场,诗朗诵、街舞表演、轮滑快闪、歌曲串烧、集体舞等年轻人喜欢的节目节奏欢快,热闹非凡,体现了“槐Young·美里”的青春朝气,感染了现场每一位观众。随后开展的专题“商量”沙龙活动,青年代表畅谈理想,燃起了青年奋斗之志。这样的“槐Young·美里”青年友好街区潮流云集、充满活力、吃购游一体,是沉浸体验、消费娱乐、彰显个性的网红打卡地!

槐荫经过多年的努力,不断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品质,做精城市治理,城市能级将不断跃升,必将会在槐荫区的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搭建平台载体

让人才“青至如归”

槐荫正在处于发展历史上重大机遇最为集中、各种潜力加速释放的关键时期,越来越多青年选择抓住机遇,来到这片热土创业、就业、投资。槐荫区也大力倡树“槐荫与青年共同成长”理念,推动以“五兴”促“西兴”,建设“五大主战场”,担当“西兴”龙头、争做“中优”先锋,打造“齐鲁门户,医养之都”成为广大青年的思想共识、行动自觉。

槐荫区积极搭建全方位的青年人创新创业的平台载体,做好吸引青年人的“梧桐树”,引得人才的“凤凰来”,让人才“青至如归”。

槐荫区以“产业兴”驱动高质量发展,聚焦主导产业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推进全区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区,高标准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区。扬子江药业、元山科技等6个大项目签约落地,中稷互联网、省电力大数据中心等7个重大项目快速推进,半导体小镇起步区一期交付使用,青年高端科技就业平台更广阔。

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健康中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助力“康养济南”建设的重要部署。作为槐荫人才聚集的重要标志,槐荫举全区之力加快推进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建设,国家人类遗传资源山东创新中心、中日韩肿瘤防控研究院等8个平台项目授牌入园济南精准医学产业园,14个项目签约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目前,医学中心已落地精准医学、生物医学新技术、医疗器械、健康医疗大数据等各类项目204个,高端医疗产业就业平台更广阔,给青年人才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更好的城市,能够成就更好的青年;更好的青年,为城市创造更好的未来。高质量打造“京沪会客厅”,积极承接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举办全国和省市各类峰会30余场,参与5000余人,推动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加速向济南聚集。山东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展会51场,吸引观众220万人次,拉动消费30亿元,青年高端商务就业平台更广阔。

央企城的整体布局主要依托济南西站交通优势,在西客站片区和国际医学科学中心打造央企总部的核心区。根据规划,以济南西站、大剧院为中轴线,未来央企城的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中国互联网审核之都、央企和跨国公司北方总部基地、齐鲁之门等多个超高层建筑建设整装待发……槐荫区正借助区位优势,打开大门,喜迎央企总部的到来。

青年是城市建设的中坚力量,青年的发展状况关系到城市的未来前景。槐荫打造青年安居乐业的城市环境,让青年人“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真正做到“青至如归”,让青年和城市共享发展红利、共同成长。(杜燕,图片由济南市槐荫区宣传部授权发布)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