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马甲志愿者的服务太全面了,教学楼上每一个环节都帮我们检查,从临时留观点的防疫物品配备到教室里学生佩戴口罩、宿舍通风消杀情况,全方位进行监督和提醒,让我们心里更有安全感。”这是学生丛大喆看到志愿服务队的检查后感慨地说。
山东协和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关工委)在疫情防控期间,强化责任意识,主动担当作为,积极配合学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从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志愿服务等方面开展“我为抗疫做点事”活动。各分委积极响应、高度重视、亲自筹划、务求实效,让学生在校内安心学习和生活。
开展思想引导,落实抗疫举措
针对同学对学校封闭管理产生的看法,宣传党和国家疫情防控政策,讲解封校管理的意义,引导学生增强抗疫信心,服从封校的规定,自觉落实上级疫情防控的决策。利用关爱在线工作室等线上平台,开通“一部电话:心声直通车”“一个邮箱:无顾虑倾诉求”“一个小Q:提醒不间断”“一个微信工作平台:互动不断线”“一间师生交流室:心声面对面”关爱在线“五个一”反馈渠道,解答学生疑惑。以志愿服务关爱小分队为主体,设立关爱办公室,沟通交流室,学生遇到问题,第一时间找到帮助,老师面对面解答学生疑惑、思想困惑,讲清意义、讲透道理、讲明规定,消除同学的困惑。开展与学生代表面对面共话“同心战疫,共克时艰”,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开展“两地书·关爱情”活动,通过微信平台传递“请父母放心我在校的学习生活”,争取家庭力量家长对学生实施正向引导,增强战疫的精神支持。举办以“传承·2022清明祭英烈”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在弘扬英烈精神中,坚定抗疫信心。
积极奉献爱心,提供暖心服务
分委成员走进宿舍,深入班级。开展“一助三帮”线上帮扶,颜安、宋艳芳等12名教师指导贫困学子线上课程学习,传授面试技巧和调剂志愿方法。录制“院长面对面、请同学们放心辅导员一直在身边”视频,寄语师生在校安心。采用网格化管理方式,深入线上课堂,督查班级上课情况,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建立学院班级和宿舍“暖心”服务、“心”商人服务、“心理口罩”等多个服务热线,了解和回应学生、家长的关切和合理诉求。开通“心灵树洞”守护“你的心灵绿码”,安排宿舍楼层心理委员,对学生进行“零距离”的心理咨询与服务。举办篮球、足球、羽毛球比赛,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开展“每天一个问候”“每天沟通一次”“每周放飞一小时”心理健康“三个一”行动,建有有效沟通记录表,发挥学生党员、关爱工作员、疫情防控志愿者在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思想状况中的互帮互助作用。成立心理健康服务、环境保障等5个关爱服务小组,关注学生心理、网课状态、生活问题,助力线上教学;深入宿舍、教室,服务线上教学。
投入抗疫实战,把好安全防线
组织学生党员、关爱工作员、学生干部,与学校物业办公室一起,对校园公共区域、教室、宿舍、核酸检测点等进行全面清扫、消毒工作。以“督导检查筑牢安全防线”为主题,成立以暖阳志愿服务队为主体的专项监督检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进行全覆盖、不间断、拉网式检查服务,并维护好正常核酸检测秩序。组织“红马甲”图灵闪耀志愿者服务队,在教学楼、核酸监测点进行轮流执勤,维护秩序、消毒杀菌。以红色南丁格尔志愿服务为主体,成立6个志愿服务小分队,协助医护人员核酸检测、维持秩序、教学楼公共区域消毒等工作,累计服务600人次。拍摄“科学佩戴口罩,做自己健康生活第一责任人”“核酸检测你做多了吗”等视频,宣传抗疫知识与做法。以医路相伴志愿服务为主体,成立6个关爱小分队,开展“双心”服务、维护教学秩序、食堂购餐指引、宿舍消毒通风、核酸检测引导等系列志愿服务,累计50余人次。
“志愿者的工作让我体会到了防疫工作者的辛苦,感受到了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的温暖,坚信只要我们团结抵抗疫情,疫情很快就能结束!我们终将胜利!”医学院学生刘岩参加志愿活动后激动地说。
疫情防控有力度,关爱学生有温度,美好还在奔来的路上,山东协和学院关工委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将关爱工作走深走实,持续用爱心和温暖筑起战胜疫情的坚强防线,同心协力共筑育人“同心圆”,更好、更安全地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供稿单位:山东协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