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上午,章丘绣惠街道召开“资政育人在章丘”商量座谈会,章丘区政协副秘书长翟伯成,山东省儒学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宋海燕,区儒学讲堂推广委员会秘书长杜红,绣惠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李发浩,党工委委员(宣传)王永振,部分政协委员参加座谈。
座谈中,翟伯成指出,绣惠山水形胜,作为千年古城,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早在汉文帝四年,在此设立了阳丘国,营建了阳丘城;景帝四年,又设立阳丘县,距今已有两千余年。绣惠的两山(女郎山、长白山)两水(绣江河、漯河)、两城(阳丘城和章丘城)独具特色,构成绣惠的地理和历史人文框架。尤其章丘古城,自隋唐以来,至明清时期,是中国北方颇负盛名的城池,四关四隅,双城叠翠,设计精巧。绣江春涨、锦川烟雨、朗山大观等古迹名胜多见于史书。历代县治、学宫、文庙汇集于此,商贾云集,这里作为章丘的政治、文化中心持续时间达2100年之久。历史名人众多,有元代著名散曲家刘敏中,明朝中期大臣杨选、户部、工部尚书谢启光:还有周总理的启蒙老师高亦吾等等。章丘诸多历史事件发生于此,并影响了章丘历史文化的发展进程。这座章丘历史文化的汇聚之城、首善之域,以世代传承的儒雅恢弘气质,成为章丘历史的底片,章丘文化的名片。由此而衍生的章丘古建、章丘名景、章丘名士,以及章丘大葱、章丘名吃、章丘美俗等等,遐迩闻名。厚重的文化积淀,得天独厚的城邑经济发展环境,为绣惠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伴随着章丘古城的建设,济南“东强”战略的实施,绣惠街道区位优势更加明显,绣惠街道要结合实际,及时谋划,突出古城文化特色,盘活绣惠文史资源,彰显绣惠文化品牌,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探索文旅产业发展的创新之路。
翟伯成就区政协“资政育人在章丘”工作进行了解读。强调,“资政育人在章丘”是新一届政协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其宗旨是更好得发挥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作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资政、以文协商、以文兴业,以文兴城,服务文旅融合,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努力把“资政育人在章丘”品牌做大做强,做出成效。下一步,大家要结合绣惠实际,以真挚的文化情怀和自觉的文化担当,组织开展系列文化活动,讲好绣惠故事,传播好传统文化、古城文化、民俗文化和红色文化,凝心育人,在传承历史文脉中展现政协作为,彰显政协力量。
宋海燕表示,山东省儒学发展促进会有责任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助章丘厚重的历史文化,帮助绣惠百姓提高精神层面的幸福指数,在区政协的带领下,全力以赴推进“资政育人”重点专项工作,讲好绣惠故事,传承、弘扬好优秀传统文化。
李发浩在座谈中表示,历史不过时,深入可浅出。绣惠作为章丘千年老县城,山形水秀,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汇聚着章丘的史脉与文脉,“葱仙女”传说、“女郎山”传说流传至今,要认真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浅出地挖掘提炼,更好地服务群众。文化无处不在,育人是文化的先导。要把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相结合,强化大家的文化认同,同时发挥好绣惠商会等平台的统筹优势,做好“文化+产品”,擦亮自己的文化品牌,打造特色文旅线,讲好绣惠故事,发展壮大文化产业。街道将在区政协和省儒学发展促进会的关心指导下,努力在“资政育人在章丘”工作中干出精彩。
与会同志依次进行了交流发言。随后,翟伯成、宋海燕一行来到渔张村“杨选展陈馆”、济南大声乐器等地实地调研了有关情况。
绣惠街道将以弘扬历史文化为使命,依托厚重的文化资源,高度重视区政协“资政育人”重点专项工作,深挖文化底蕴,立足绣惠特色产业,扛起绣惠文化与产业复兴融合发展的大旗,促进绣惠文旅产业的发展,争取做出标杆,做出榜样,做出一流成绩。下一步,绣惠街道政协联络室将立足古城文化特色及传统文化资源,按照区政协“资政育人”重点专项工作要求,充分利用专题调研、委员“商量”等形式,深挖文化底蕴,弘扬传统文化,为绣惠街道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图文由绣惠街道办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