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鱼台:群众事无小事 奋力谱写为民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2-03-28 14:00:47 来源:中国网 作者:杜燕 田苗 责任编辑:白京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近年来,山东鱼台县紧紧抓牢“人民至上”,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为民办实事、解难题,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需,创新社会治理,打造“鱼快办”平台、建立城乡“两长”体系,大力推动干部作风转变,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民生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持续擦亮鱼台县民生品牌。

“鱼快办”为民办事高效便捷

李阁镇陈峨村村民宋惠惠通过“鱼快办”微信小程序反映进村路灯不亮的诉求,不足10分钟就接到了镇政府值班人员的电话,供电部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抢修,当天晚上路灯就亮了起来。

为有效解决群众诉求,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和群众满意度,鱼台县在体制机制上进行大胆突破和创新,对多个民情、民意、民生诉求服务热线进行整合,打造统一“鱼快办7900000融诉求”平台。

“鱼快办”平台工作人员

“鱼快办”构建了“1+1+N”多元化机制,整合政法委、信访、社会治理服务中心等多个平台,成立县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将分散于各个部门的群众诉求整合到“鱼快办融诉求平台”,通过“群众反映诉求、部门及时认领”方式,统一受理解决群众诉求;借助互联网和现代通信技术,整合单位和社会资源,建成“鱼快办”一个服务平台;出台“当日事当日清”联合会商制度、考核办法等“N”项规章制度。 

小区业主蒋先生常年在外打工,返回家中发现没水,通过朋友介绍在“鱼快办”反映问题诉求,十分钟电话回访,半个小时上门维修,真正实现了“不找关系不求人,一个电话把事办”。

“鱼快办融诉求”平台既搭建了一个方便群众、服务群众的平台,又使承办单位行政行为置于社会的公开监督之下,有效地防止和杜绝了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各部门从“催着干”向“抢着办”转变。

鱼台县探索出了一条不找熟人也能办事的新途径,自运行以来及时解决了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大到城市规划、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等问题,小到门前路灯不亮、下水道堵塞、家庭矛盾等生活琐事,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与支持,达到了“解决一个问题、化解一系列矛盾、带动周边群众满意”的社会效果。

“两长”议事亭 倾力为民温情办事

春意萌发,白日渐长。鱼台县滨湖街道花园社区地中海小区“两长”议事亭里热闹非凡,小区“两长”们正在与小区居民商议如何解决垃圾分类的议事会,“两长”议事亭是联系居民情感的纽带,是问题诉求解决地带。

“两长”议事亭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小区一亭共同打造、服务活动共同参与、商议成果共同享受”为理念打造的服务阵地,突出收集社情民意、调解矛盾纠纷、加强政策宣讲、进行谈心议事、提供休闲娱乐等服务功能。

“两长”聘书颁发仪式

鱼台县为了保障城乡“两长”发挥作用,开发了“鱼水情”两长服务平台,城乡“两长”既可以通过小程序记录自己的工作情况,积累积分换取奖励,激发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可以向街道反映诉求,共同解决群众反映的难题。

在找到民生堵点后,更要问计于群众,通过定期集中议事,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每天晚饭后,单元长(楼长、小区长)主动邀请居民到议事亭进行交流谈心,搜集问题诉求,参与热情特别高,逐渐成为了小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建设邻里中心 实现生活幸福圈

天气渐暖,现在鱼台县各个村级邻里中心,有人静静地读书看报,有人在公园散步遛弯,老人们在幸福食堂吃饭说笑,丰富多彩的邻里活动深受群众欢迎,变成了老百姓家门口的一道风景线。

老人在邻里中心幸福食堂就餐

依托村党组织活动场所,鱼台县通过整合资源、提升硬件、完善功能,启动村级邻里中心建设。建设资金由县财政、县管党费进行补助,镇街进行配套,包括超市、快递、卫生室、幸福食堂等基本功能,以及文体活动室、四点半课堂、日间照料室等拓展功能。

邻里中心突出党建民生一体化、功能复合集聚化、服务群众开放化,统筹整合资源,创新服务载体,打造群众服务圈、自治圈、共治圈,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鱼台县坚持把服务群众,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打造邻里中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据鱼台县委组织部介绍,第一批启动100个村级邻里中心建设,截至目前,83个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依托村级邻里中心定期召开群众恳谈会等活动,收集意见建议12761余条,为群众办理实事8753件,及时介入化解邻里矛盾974起。(文:杜燕 田苗    图片由鱼台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