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万物,都被神奇的大自然赋予了存在价值,小小的蜜蜂就是极有说服力的一个例证。
阳春三月,青州蓝莓大棚内正是花开争艳、蜜蜂飞舞的美好景象,勤劳的蜜蜂正在完成蓝莓的授粉工作,蜜蜂授粉不仅可以提高产量,还提高农产品品质。
青州素有江北“养蜂之乡”的美誉,养蜂历史悠久的青州,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蜜源植物,促进了养蜂业的发展。养蜂业一直是青州传统的特色产业,近年来,青州市十分重视养蜂产业发展,把养蜂业纳入生态农业特色产业,深入推进了农业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好、养蜂业提升快的绿色发展道路。
青州是山东省蜂群存养量最多的县市,已有蜂群56000余群,授粉蜂群达30000余群,蜂农合作社30余家,蜂业从业人员2000余人,蜂产品年产量2000余吨,2015年青州被中国养蜂学会授予“中国蜜蜂之乡”的荣誉称号。
蜜蜂授粉被誉为“空中农业”,它不占耕地,不占资源,没有污染,通过空中授粉获得作物增产和多种效益,具有促进生态保护和环境质量改善的良好效益。
小小的蜜蜂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为了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义兴是青州当地有名的“养蜂达人”,养蜂40多年的他曾在2018年青州市蜜蜂协会举办的颁奖大会上获得了“授粉状元”。今年60岁的李义兴,一开始是到四川、云南转场养蜂,因为受天气气候条件影响,蜂产品产量很不稳定,收入也不好。1987年以后,不少果园找他进行蜜蜂授粉,李义兴便把养蜂重心转到了农业授粉上。
李义兴从开始的给苹果园授粉,到现在给西瓜、苦瓜、桃子、蓝莓、草莓等授粉,蜜蜂供不应求。去年秋天,李义兴共储备了300箱蜜蜂,到目前已经授粉500余箱次了。李义兴通过蜜蜂授粉、出售蜂蜜、蜂王浆等蜂产品一年收入在20万以上。
据青州市养蜂协会会长王德玲介绍,近几年来青州每年从事蜜蜂授粉的蜂群达三万多群,除了满足青州本市外,蜜蜂授粉已经辐射到整个山东半岛,蜂群不够用的时候,还有不少蜂农从四川、云南等地买来蜜蜂,驯化过后再进行农业授粉,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一条产业链。
蜜蜂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新时代发展对养蜂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加强对蜂农的技术培训,青州市依托养蜂协会,积极组织开展蜜蜂饲养、病虫害防治、授粉增产、蜂产品研发等各类技术培训,并对蜂农们提出的问题进行现场答疑解惑,零距离解答蜂农在养殖生产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及时传经送宝,达到了预期培训效果,提高了蜂农的养蜂水平。
养蜂业是农牧业绿色发展的纽带,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于一体,在满足群众生活需要、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保护修复生态环境、助力农民增收和乡镇振兴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今,在青州西南山区,养蜂基地随处可见,蜜蜂养殖正逐渐成为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养蜂产业规模越来越大,青州已经成为全国有名的授粉蜂群集散地。目前,蜜蜂授粉在养蜂收入中的占比达40%左右,青州市蜂农授粉总收入达2000万元,为果农、菜农带来收益近30个亿。(文:杜燕 潘伟 图片由青州市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