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国潮丨果都咸菜 村民致富的“金疙瘩”
中国网 2022-03-04 15:13:23

果都咸菜,这是每一个果都人记忆中故乡的代表滋味,其色泽透亮,香味浓厚,质地脆嫩,是每一个果都人餐桌上不可少的美味。

新泰市果都镇地处平原,蔬菜资源丰富,果都镇几乎家家户户有生产酱腌莱的历史,追溯历史,早在清末年间,“果都咸菜”就开始出现,经过几代人不断的揣摩腌制,反复实验流传至今。

每年等到芥菜收成后的立冬,在陈氏酱菜作坊,果都咸菜腌制技艺第四代传承人陈维峰会开始新一轮的咸菜腌制工作,腌菜工序繁杂,需要进行处理芥菜头原料,预腌,扬汤,晾晒,加料腌制,倒缸,晒缸……等一系列近十道不同复杂工序,循环反复,历经两年才得以出缸。

在时间的尘封中,在阳光、风和水的作用下,芥菜头慢慢发酵,逐渐酝酿出美味,被端上果都人的餐桌。

近年来,果都咸菜腌制技艺被评为新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政府为保护这一地方特色美食,大力扶持果都咸菜产业发展,组织传承人外出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在资金、场所方面给予扶持,指导传承人对果都咸菜腌制技艺的传承和传播;并加大在各级媒体的宣传力度,提高其知名度。

果都咸菜腌制技艺第四代传承人陈维峰说:“在政府的大力帮助下,我们作坊雇佣了五六个村民,产品销往山东省内外,一年销量可达二十万斤,每年收入有五六十万元,现在发展势头越来越好!”

如今,果都咸菜已经从本地名不见经传的菜品发展成为蜚声省内外的山东好品,也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金疙瘩”。据了解,当地目前有10家咸菜腌制作坊,500多人从事“果都咸菜”特产产业,每年销售量达五六百吨。(文:夏忆  摄制:夏忆 庄广虎)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