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等相关国家、省市重要政策的颁布及有关工作的有序推进,“职教新高地”,成为了教育、供给侧改革、新旧动能转化等多个领域备受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了大众所聚焦的热门话题。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系秉承“求真达善,致知力行”的校训,将理论教学与技能培养完美融合,打造实践育人新模式,成为山东省电子信息职业教育的排头兵和领头羊。
认知为先,技能相长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是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历史最悠久的院系,始建于1978年,与学院同龄。院系起源于学校第一个专业—无线电技术专业。因其专业的特殊性,院系确立了“认知为先,理论为基,技能相长”的教育模式,在夯实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学生认知能力及动手能力,屡试不爽,沿用至今。
“基础理论知识是不变的,必须要让学生们记牢,记准。但内容相对枯燥。那么,我们就从实物入手,将电子元器件摆出来,让学生先去认识。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操作,在操作中逐步熟悉和掌握设备的工作原理,进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这样通过反复的操作,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技术技能。”电子与通信工程系老师如是说。
一个简单的元件卡板,数十个元器件,组装成为最常见的家用电器——收音机。在操作手册上,只有寥寥的4页,而真的要组装起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看到电路图,都觉得简单,操作起来却是两回事儿,眼高手低,是学生常见的问题。问题的关键是什么?不熟悉零部件,对于原理知识只有死记硬背。解决的方法也只有一个,就是反复练习。”
一遍、两遍、三遍、.......一百遍。熟能生巧,在百余次的练习之后,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理论知识都有了质的飞跃。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院系专业不断扩展。在无线电技术专业的基础上,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和现代通信技术专业应运而生,现已成为了该院系的王牌专业。“虽然专业的内容有所不同,但专业基础是一致的,都出自无线电专业,所以相传下来的方法,也同样适用。”通信技术教研室主任、现代通信技术专业负责人杜玉红这样说道。
用好“传、帮、带”,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专任教师喻德奇副教授,是上世纪80年代初毕业生,毕业后,喻德奇选择留校任教。在近40年的教学过程中,他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对于年轻教师悉心指导。“现在院系教师里就有我的学生,他们在国家级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是我未曾达到的。”无独有偶,院系讲师宫月月是名80后,同样是院系杰出毕业生的代表。“我的成长离不开母校的培养。正是因为在学校获得了国家级赛事的二等奖,才有机会得到继续深造的机会。我的成功不仅仅是我个人的。在学校里,传帮带的传统对我影响很大,让我也懂得感恩。”宫月月老师指导的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斩获了一等奖第一名。
正是在电子与通信工程系“传帮带”的影响下,在日常学习中,高年级的学生对于学弟学妹同样如此,在全院系营造出浓厚的互帮互助的氛围,教师和学生成绩不断攀升。
以赛代练,学以致用
“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是国家倡导和强力支持的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电子与通信工程系着力推行,助力学生成长。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将职业技能大赛内容融入教学内容、大赛项目融入实践项目、大赛训练融入实践教学;将课程教学内容模块化,对课程的知识点、能力点、教学内容、项目资源进行重构设计,建设由校内专任教师、企业技术专家、创新创业导师组成的结构化教师团队。
“在学生比赛当中,我们是手把手的指导,与学生同吃同住,为学生提供最优的保障”“参赛集训的时候,为学生搭建与大赛相同的场景,让学生不陌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我们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开设第二课堂,兴趣小组。广泛培养学生兴趣,重点选拔学生。让学生在兴趣中进步,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到提升。”说起院系以赛代练的话题,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负责人郭建勤打开了话匣子,眉眼中透露着自信与荣耀。
与此同时,电子与通信工程系以职业岗位为主导、紧贴岗位需求重构课程体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选取结构化和序列化的典型岗位工作任务系统化设计教学项目,重组课程内容、重塑课堂教学模式,将岗位职能搬进课堂。
“2013年至今,建设了“电信微型化”通信综合实训室,引进SDH、PTN、OTN光传输平台、数据通信平台、光接入平台、视频会议平台、三网融合仿真实训平台、4G/5G全网建设技术仿真平台、4G网优平台、4G全网设备。同时还建有通信光缆工程实训室、通信工程勘察与设计VR现场实训室。全程全网,真仿结合,为学生实训、进行各级各类竞赛培训与训练等提供良好的实训环境。”“我们编制了故障排除手册,在实践中,让学生不走弯路。在教与学中,不断充实,不断积累,知识点常换常新,让学生每一天都在进步。”通信技术教研室主任、现代通信技术专业负责人杜玉红对此深有感触。
截止2021年底,电子与通信工程系参加各级各类竞赛队伍157支,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项;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省级一等奖12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8项,其他各级各类竞赛获奖126项。现代通信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教育部第二批国家级职教团队课题研究项目2项。山东省电子信息职教集团立项国家示范性职教集团。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主任王新新展望未来,“电子与通信工程系聚焦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深化“三教”改革,积极探索“双元育人”模式、模块化教学模式和方法,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培植实践新高地,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作者:张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