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功能 提升品质 山东高速集团服务区改造见成效

发布时间:2021-12-17 17:01:13 来源:中国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白京

为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高速公路服务区提升改造的部署,山东高速集团进一步完善丰富服务区功能,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公众出行营造了更加温馨舒适的环境,为山东省深化供给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做出了积极贡献。自2016年至今,山东高速累计投入64亿元,完成了近140对服务区的提升改造,获评5对全国百佳示范服务区和17对优秀服务区。改造成效显著,呈现诸多亮点。

优布局 提硬件 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山东高速综合考虑车流量、自然环境、人文资源等因素,进一步确定服务区的位置和规模,优化服务区内设施布置,提升全省服务区的整体形象。

全面优化全省服务区布局是服务区改造的起始项。结合全省高速公路网布局,分析路网流量流向,参考旅游资源、城镇分布、产业和民族人文等特征,对服务区进行分级分批提升改造,全省服务区设置布局更加符合公众出行需求,形成了服务区提升改造“山东经验”。相继打造了“体验式网红”泰安服务区、“商业综合体”长清服务区、“文旅综合体”文昌湖服务区、“旅游度假区”沂源服务区、“儒家文化”曲阜服务区、“旅游综合体”崮山服务区、“风筝文化”潍坊西服务区、“牡丹文化”曹州服务区,“菏泽文化”菏泽服务区、“山东会客厅”济南服务区、“城市名片”聊城服务区等一批“一区一特色”服务区。

济南东服务区夜景

全面提升服务区硬件设施是改造的关键一环。以解决公众反映最迫切、最突出的问题为出发点,建筑面积增加60%以上,停车位数增加约1倍,厕位数增加约50%,增设排风系统、除异味设施、污水处理、消防等公共设施。同时新建母婴室、房车营地、服务区酒店楼等设施,服务区外观及内部环境、软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提升,传统功能服务区变身新型商业综合体,为公众出行提供更加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

在整个优化提升过程中,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为加快建设节能、环保、高效的“绿色”服务区,山东高速所辖服务区共建设投运176座充电站,855套充电桩;在55对服务区建设完成光伏发电站,总计装机容量为32.54MW,总发电量为3073万度;在10对服务区建设完成20座加气站,有效节约了资源,减少碳粉尘、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排放。2021年11月淄博服务区加氢站的竣工,标志着济青高速“氢能高速”建设取得良好开局,同时,作为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第一座建成运营的加氢站,在全国也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和示范引领作用。增设地暖,安装空气源热泵系统,解决了原有服务区采暖、制冷难的问题,实现冬暖夏凉、温度适宜。

智慧化 人性化 提升服务软实力

坚持以人为本,以智慧化管理为导向,以服务区运营管理服务标准规范为总抓手,全面落实标准化工作流程,实现服务区的专业化运营和标准化管理,提升服务软实力。

创新服务业态,把服务区打造为综合服务体,服务区业态由15种提升到近40种。实施品牌化运营,引进“肯德基”“汉堡王”等10余种国际知名品牌。增设物流查询、应急救护等便民服务20余项。对开水供应设备进行全面改造,节假日期间增设开水保温桶、移动厕所,增加小车临时停车位,满足客流高峰需求。食品安全方面严把餐饮质量关,严格落实食品“48小时留样”,建立食品质量追溯机制,确保让驾乘人员吃的干净、吃的放心,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在泰安、曲阜、新汶等服务区建成客货车司机专属服务功能区——“司机之家”,设立大件运输车辆休息点,配备有胶囊仓、书籍、电视、健身器材等设施,满足驾驶员及管理人员住宿、办公、就餐等基本需求。

人性化的服务,少不了AI的加持,在服务区智慧领域的建设也在全面铺开。提供智能服务查询和免费Wi-Fi,实现移动支付全覆盖,引入AR技术实时掌控服务区动态,做到场区全景“鹰眼摄像机”无死角覆盖。研发高速公路服务区智慧管理系统,逐步实现高清监控全覆盖、经营数据全上传、业态调整全自动。

以宁阳服务区为试点打造了全国智慧服务区典范:停车场内安装有智慧道钉、检测摄像机、停车导航系统等,为进入服务区的车辆提供停车、寻车等车位级导航服务。服务区的各经营业态也进行了智能化升级。加油增加了无感支付功能;餐饮实现智慧提示,实时推送当前餐厅运营状态,方便顾客根据自己的需求选餐用餐;引入了机器人炒饭、机器人送餐等新科技;设有24小时无人超市;车辆还可进行智能洗车。

服务区24小时无人智能超市

践行“服务区+”理念 辐射带动地方经济

依托周边为甚环境的丰富资源、结合沿线经济发展需求,拓展服务区的产业功能,充分发挥服务区对地方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

实施“服务区+文化”,打造地域特色服务区。突出当地文化特色,将儒家文化、泉水文化、风筝文化、恐龙文化、水浒文化等融入服务区,推出了曲阜、崮山、潍坊西、诸城、梁山等特色服务区和主题服务区,增强当地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整合地域文化元素,提升服务区软硬件,打造了济南“鲁韵非遗馆”、潍坊“风筝俱乐部”等十余个特色展厅,以文化场景驱动商业模式创新,在引导群众身临其境感受地方文化的同时,挖掘消费潜力,打造“体验经济”。

推动“服务区+旅游”,积极发展旅游产业。以生态旅游为主线,在服务区开展门票预售、景点宣传、旅游产品销售等业务,建设房车营地,实现了服务区与景区、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有效结合。充分利用一万平方米原生山林,将沂源服务区改造成为我省首个花园式旅游服务区和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目前,沂源服务区日均客流量达上万人次,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曲阜服务区被中国公路学会评为“全国旅游特色服务区”。

拓展“服务区+农业”,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区发挥交通枢纽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在服务区搭建农副业产品展销平台,开辟产业交流与贸易新途径,探索服务区与农、文、旅三产融合互促发展新模式,促进生产与销售精准对接,提高山东农副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带动农业和旅游业提质增效,推动乡村产业经济发展。潍坊西、沂源服务区等服务区借助服务区的交通区位优势进行现场直销,实现了产品从农户“地里”直接到司乘“手中”,实现了帮助农户在“家门口”增收。

发展“服务区+物流”,整合优势资源。结合“欧亚班列”物流品牌,在济南东服务区建成“齐鲁号”打造“山东高速全球购”精品商业模式。与高速物流集团合作在路网内依托服务区场区,打造一张以“分布式仓储+网络化配送”为主要特征的覆盖山东全省的物流网络,形成交通与物流融合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目前已在35个服务区选址。

发展完善服务区,是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出行的必然要求,是展现“好客山东”的亮丽名片,是带动沿线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山东高速集团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再接再厉,为山东省高速产业发展提质,持续贡献力量。

(图文由山东高速集团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