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台县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侧记

发布时间:2021-10-18 15:44:07 来源:中国网 作者:张惠亚 责任编辑:白京

学史力行,实干为民。办好民生实事是为民服务的“必修课”,也是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试金石”。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鱼台县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精准施策、有力有序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不断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努力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实绩,持续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城乡“两长”为幸福加码

“俺小区都是指着单元长和楼长,有事找单元长找楼长。”“别管自来水啦,还是啥的,过两天就来问问,怎么样,有事呗。”……一提起每天穿梭于社区大街小巷之间的“两长”,居民就不由地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鱼台县“两长”工作体系的建立,延伸了党组织的服务触角,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今年年初,为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解决城市居民小区和农村社会治理盲区,鱼台县建立了以城市居民小区单元长、楼长和农村巷长(联户长)为主体的城乡“两长”体系。目前,全县10个城市社区、190个居民小区、813座楼,推选出单元长2225名、楼长813名;234个行政村、832个自然村,推选出巷长(联户长)5106名,村均22名。

鱼台县坚持分类施策、全面推选,在城市居民小区,按照“信息摸排、个人自荐、面试考察、公开公示”程序,一个单元推选一名单元长,一座楼推选一名楼长,从单元长中推选楼长,单元长、楼长人选从本单元、本楼栋党员、退休干部、志愿者中产生,无固定职业低收入者优先,构建起“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党小组—单元党员中心户”的组织架构;在农村,以街巷为单元推选巷长(联户长),每名巷长(联户长)包保20户群众,实现了全县9万农户全覆盖、包保无死角。

为避免出现任务过多过重,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确定了城乡“两长”6大职责:宣传党的政策、参与疫情防控、收集社情民意、排查安全隐患、促进邻里团结、做好环境卫生。全县7331名城乡“两长”通过“两长通”小程序和7824个微信群,收集群众意见建议5900余条,帮助群众办理各类实事2.9万余件,化解矛盾930余起。

“鱼家美院”让农村添彩

一条条笔直干净的水泥路,一排排亮丽雅致的农家新居,一张张忙碌秋收洋溢着幸福的笑脸……时下在鱼台县的农村,处处景色就像浓抹淡描的风景画,呈现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美丽新农村画卷。

“俺家被评为三星级示范户啦!”鱼城镇中东南村村民胡雪梅满脸自豪地说。走进小院,白墙黑瓦,方正整洁,墙壁上的“龙头”石刻在缓缓向外喷水,俨然一幅“小桥流水声人家”的美丽景象,常常引得村民驻足观赏。

“这都是俺儿自己设计的,最初只是想将小院打造的漂亮一些,生活的更舒心,后来不仅评上了三星级示范户,还成了村里的人场儿,增添了人气。”胡雪梅话音刚落,小院里传出阵阵欢笑声。不断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就是鱼台县美丽庭院创建工作广泛开展的最强动力。

今年以来,鱼台县坚持党群共建,把“美丽庭院”创建融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振兴大局,县乡村三级联动,共创建三星级“美丽庭院”17331户,占农村常住庭院的39.2%。

美丽庭院示范户评选工作由村党支部书记牵头,坚决杜绝“一次检查定星级”现象,日常检查由“两长”组织,以家庭妇女为主体,明确“两长”“一查二看三评”工作法,全县5106名农村“两长”成为推动创建的骨干力量;集中评选分初评、复评两个步骤进行,评选结果全村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对示范户进行“物质+精神”双重激励,县领导带头,县、镇、村三级干部上门挂牌。村村开展集中表彰活动,现场发放分类垃圾桶等奖品,为示范户披红戴花拍照,在村显著位置常年设置光荣榜,让“美丽庭院”家庭充分感受荣誉感。

三医联动助服务提升

鱼台县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统筹资金、技术、人员,实现县镇村三级医疗机构上下联动,全面提升医疗水平,推动实施分级诊疗,让群众就近就医、省钱省力。

在县人民医院,来自王庙镇大李村的村民李某正在导医的引领下就诊检查,李某因患急腹痛到王庙卫生院就诊,初步诊断为阑尾炎,经医共体“绿色通道”转诊至县医院。

“我们是从王庙卫生院转过来的,来的路上一直跟导医联系,来到这里之后做检查特别的快,不到一小时就检查完了。”李某的女儿介绍。

今年以来,鱼台县借鉴安徽省天长市经验,组建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11个镇街卫生院为成员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每个经由医共体转诊至县医院的患者,均有一名导医全程陪同,大大缩短了病人就诊的时间。目前县医院老院区共有28名导医,每天接待医共体病人100余人。

为提升乡医的综合水平,县医院多次开展乡医集中培训,并推动实施“1+1+1”医疗帮扶模式,即一名县级医院专家帮扶一名镇卫生院医生,同时带教一位乡村医生。通过培训,切实提高医共体内各成员单位的医疗水平。

通过一段时间运行,医共体建设成效逐步显现。县外县内就诊率一降一升,自5月初启动改革以来,县外转诊率同比下降2.92%;5-9月份县内月均就诊率同比上升7.64%。运行指标得到改善,药品占比、耗材占比、住院患者人均费用同比分别下降5.8%、4.7%、5.6%。基层诊疗能力得到提升,截至9月底,县人民医院共完成远程会诊202例,远程阅片3228例,远程心电诊断666例,远程检验312例;下派医疗技术人员478人,接收393名基层医护人员进修学习,培训基层医务人员2200余人次。

一湖清水润万家民生

“咱这个村原来供水是定时的,早上5点到晚上10点,水压很低,二楼根本上不去水;到中午做饭的时候就得用桶慢慢地接,太不方便了……现在这个问题彻底地解决了,很满意、很满意。”滨湖街道马石庄村杜庄自然村村民马加彬高兴地说。长期以来,这里采用的都是蒋庄村供水站的自来水,由于水处理能力有限,只能定时供应,而且每到中午用水高峰期,下游的村民都接不到水;不久前,这里实施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彻底解决了原来的用水难题。

2020年以来,鱼台县大力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努力实现城乡供水一张网,切实从根本上解决广大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着力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我们现在已经完成了到乡镇8个水厂的主管网建设工程;截至目前,210个自然村跟县城一样24小时供水,都是来自滨湖水厂的自来水,并保证它的水质、水量、水压,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山东水发贤达水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李峰介绍说。

用上自来水是群众最基础的需求,用上优质水才是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目标。饮水思源,水源保护是保证自来水水质的第一关;来到占地800多亩、库容200万立方米的滨湖水库,干净优美的环境,严密的防护措施,为输出“放心水”筑牢了首道防线。“咱这个水库已经列入水资源重点一级保护区,已经上报省水利厅;采取了24小时巡逻,两边有防护网、摄像头;还有一个区别喊话功能,就是有人靠近,大厅里能自动喊话:‘请离开,请离开’。”李峰介绍说。

据了解,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全部完成后水厂日供水能力可达6万吨,真正保障县城及全县800多个自然村全天候供水。目前,水厂扩建、管网延伸、入户水表、智慧水务等各项工程均在加速推进中。

此外,鱼台县首次全域推广麦田秸秆打捆离田,打捆离田面积25.5万亩,既减轻了群众的劳动强度,防止麦秸乱堆乱放、倾倒沟渠对水体污染,又解决了焚烧隐患、减轻大气污染;在全县范围内开展2次爱国卫生除“四害”活动,全城统一时间、统一行动,科学指导、集中消杀,“四害”较往年明显减少,有效阻断了传染病和疫情传播渠道;推动符合条件的学校运动场馆向社会开放,将校园运动场馆打造为“家门口的运动场”,现已向群众免费开放21处校园运动场馆,其中室内体育馆1处、田径场5处、塑胶足球场5处、标准篮球场10处。(图文:张惠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