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张家庄村隶属槐荫区吴家堡街道办事处,西靠黄河,南邻玉清湖,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是吴家堡办事处唯一的少数民族村、回、汉聚居村庄,全村共459户,1463人,回族村民1427人,占全村人口的97.6%。
西张村以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为抓手,全力推动实现文化振兴,充分挖掘西张家庄村地理位置、人文历史等优秀潜力后,因地制宜重点采用历史传承模式,着力打造带有西张特色的旅游产业。大力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促进村民收入持续增长,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下面由第一书记韩建平带我们走进槐荫区吴家堡街道西张村,领略一下西张村独特风光。
西张村烈士墓
吴家堡街道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西张村烈士墓。坐落于槐荫区济齐路以南,黄河公路大桥北侧,西张村的烈士在此地长眠,被授予吴家堡街道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西张村烈士陵园。
西张村烈士陵园由烈士墓、烈士衣冠冢、活动瞻仰区、烈士事迹介绍组成,整体布局简约合理,场景庄严肃穆,东西宽约16米,南北长约12米,占地面积约192平方米,是在王金太烈士墓原址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烈士墓中埋葬着王金太、徐连保,徐万春、马荣和、左文秀5位烈士的忠骨。
作为少数民族村,西张村有着爱国爱教的光荣传统,革命先辈为了新中国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精神,始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西张人。正因为如此,我们建设“西张村革命烈士墓”,以教育后人以史鉴今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与时俱进。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踏着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开辟的道路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西张村村史馆
西张村文化底蕴深厚,钟灵毓秀、人才辈出。村史馆于2020年建成并对外开放,占地面积约为60平方米,全馆分为综述、文字介绍、历史图片展、非遗传承绣球花灯、实物展区、革命烈士及参展人员英名录六大部分。
王金太、徐连保、徐万春、马荣和、左文秀五位英雄烈士均出自本村,村民十分珍惜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安定环境。建设村史馆是为了更好地让后人知道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好地将红色革命精神传承下去,馆内用图片展览、多媒体放映等形式展示了西张村的历史沿革、村落文化,再现本村数百年的沧桑变迁,让乡村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得到更好的传承。
追寻非遗文化——西张村绣球灯表演
西张村绣球灯表演,源于嘉靖末年,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集武术、舞蹈艺术为一体。
西张家庄是济南市最西端的沿黄村,也是以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村,南与长清区接壤,西与德州市齐河县隔河相望。
西张家庄受黄河文化的影响,人们形成了豪放爽朗、热情好客、乐观向上的性格。其土生土长的民间技艺“绣球灯”独具黄河文化特色和少数民族风情,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绣球灯表演在村里已经有200年历史,1999年村委会和党支部讨论决定,发掘和保护绣球灯表演,让传统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设立了“绣球灯”工作室,疫情结束后将继续组织绣球灯艺人定期讨论研究绣球灯表演的套路、招式和创新。
在西张小学成立“绣球灯”社团,艺人每周来社团指导表演,培养学生们的兴趣;2020年11月份,西张村绣球灯表演已审批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将让更多的人领略它的魅力。(图文来源:济南吴家堡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