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明:儒家中道传统对现代政商关系的启示
中国孔子网 2021-06-06 13:46:52

我们现在思考政商关系,思考社会治理问题,是对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说到一句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我认为很精彩、很独到。我们现在一般把儒家当成一个学派,其实儒家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就代表了中国思维。我们把孔子当成儒家学派创始人,但是儒学实际上是三代的官学,到了孔子时代礼坏乐崩,孔子才系统总结和继承了以前的中国文化,形成了他的学说体系。

不难理解,孔子的思想学说实际上是对三代官学传统的继承,他培养人才是为了社会管理,让学生为政就是参加社会管理。如何管理社会?这是儒家思考的核心问题。有人说儒家修身治学,是为己之学。当然是,任何一种管理都要让人思考自身。从政府管理角度来讲,儒学是治国理政的学问。从被管理的每一个人来说,儒学则是修身之学。

人心如何和顺?社会如何和谐?自尧舜禹以来,儒家等各家一直思考这样的问题。汉代学者包括司马迁在内,都对先秦时期的各种学术思想进行总结,他们有人说得很清楚,儒、墨、道、法、阴阳各家思考的都是“治”的问题。为什么汉代以后选择了儒家?它是选择的结果,各家都在思考,水平、境界不一样,儒家思考的境界最高。

历史学家早就指出:中国国学的核心是儒学,儒学的中心是经学。从根本上讲,经学是谈道德与价值的。儒家经典讲的就是价值问题,就是方向问题,是追求、信念和信仰的问题。我们现在思考如何处理政商关系,这是政和商双方的关系。那么,政、商双方怎么想、该怎么想是最根本的问题。

什么叫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我觉得,“亲”就是爱,“清”就是敬。孔子在《礼记·哀公问》中说:“爱与敬,其政之本与!”三国时的刘邵说:“盖人道之极,莫过爱敬。”商人是人,管理者也是人,做人最根本的就是爱和敬。实际上,儒学思考的根本问题就是“爱与敬”的问题。儒家谈孝、悌就是谈爱、敬,《论语》说:“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孝悌是起点。《孔子家语·哀公问政》《礼记·祭义》都记载了孔子的话,孔子说:“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长始,教民顺也。”培养爱心,从孝亲开始;培养敬意,从尊长开始。真爱父母的时候,这种伦理情感就容易外化,比如,我们帮助有困难的老人,就是爱父母的外化。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就是这样打通的。

儒家就是这样,它是从孝悌出发,培养人们内心的爱和敬,有爱有敬,做人的问题才解决了。有爱心的话,就会换位思考,将这种情感外推,用来处理政商关系,政商会互相理解,爱、敬对方。所以,爱和敬其实就是亲和清。

基督教有两种东西最重要:博爱精神和神圣观念。博爱精神就是谈爱,神圣观念就是谈敬。与博爱精神、神圣观念相对应,儒家讲仁爱精神和敬畏观念。仁爱精神是从对父母的亲亲之爱出发,到“不独亲其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到“泛爱众”,到“仁厚及于鸟兽昆虫”,到“让世界充满爱”。关于敬畏观念,《论语·季氏》记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畏”就是敬。一个人如果没有敬,他的爱有时是不好把握的。我们对父母的爱和敬,是一体的,爱中有敬,敬中有爱。

商道也是做人之道。儒家谈五达道,每个人都是社会人,每个人都面对五种最主要的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关系,长幼关系,君臣关系。一个人在社会上要遵守社会公德,在单位要遵守职业道德,在家庭要有家庭美德,这都基于个人品德。我们每个人都面对复合关系:在上级面前我们是臣,在下级面前我们是君;在父母面前我们是子,在子女面前我们是父。每个人都是复合角色,中国伦理其实就是角色伦理。明白自己的角色以后,你该怎么做?那就基于个人的修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都是讲双向的。政商关系也是双向的,双方一定要换位思考。政府要思考如何给企业家搭建平台,建立公平公正的环境。营商环境好,就会吸引更多投资者。为什么我们历史上特别强调对商人的管理?儒家不是不重视商,他思考的是社会整体,是“一”的思维,就是整体思维。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按照曾子的解释,孔子的道就是忠恕,就是修己而推己,就是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需要整体思维。政和商之间,应该有一体的思维,这个一体就是国家的繁荣兴盛。商人要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要思考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不言而喻,经商本质上是逐利的。《孟子》开篇就提出义利之辨的问题。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问您不远千里来到我国,能给我国带来什么利益呢?孟子的回答是,所有的人都在求利,为求利而求利,就得不到利,“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儒家讲以义为先,不是排斥利。《礼记·大学》说:“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经商也是如此,只想着发财反而发不了财。

儒家中道原则对于处理政商关系有很大启发。儒家处理任何关系,都有一个中道的原则,比如义利关系、农商关系、德刑关系以及人心与道心、天理与人欲等等。社会管理就是中道管理。中华传统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具有很大启发意义。到了汉代以后的帝制时代,儒家思想被扭曲了。本来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个纲是“引领、担当、表率”的含义,竟变成了“控制、支配”,片面强调君权、父权和夫权。现在说官本位思想,实际上儒家讲的是官本分,官本位是儒家思想被扭曲后产生的。官本位对今天政商关系中“政”的地位仍具有启发意义。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