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职业学院:“双高”引领健全责任机制推进职业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1-05-21 09:42:38 来源:中国网 作者:陈鸣飞 责任编辑:白京

作为一种类型教育的应然价值体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强调了职业教育存在的重要价值。国家“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职业教育推进高职“双高计划”,是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时代要求。

济南职业学院是山东省职业教育排头兵,更深知全国“双高计划”和“职教高地”建设是一个系统规划、顶层设计、科学施策、稳步推进的高速度爬坡过坎、高质量创新改革、高效益提升发展的过程。对此,济南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王春光表示,双高计划擎起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龙头,支持一批优质高职学校和专业群率先发展,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对于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具有重大意义。

“借助部省共建职教新高地这一有利机遇,学校巧用机遇、充分利用好政策红利,科学做好顶层设计,通过‘双高计划’和职教新高地建设,致力于建成一所‘支撑改革、引领发展、中国特色、国际水准’的高职院校。”王春光表示。

突破“高原”现象  迈向职教新“高峰”

自“十一五”以来,中国职业高等教育经历了“示范校”、“骨干校”、“优质校”三个建设阶段,高职院校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办学水平得到整体提升。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职院校面临发展瓶颈,出现了人才培养同质化现象严重、改革创新不足、信息化程度不高、与时代要求契合性低等“高原现象”。

“推进‘双高’建设,一方面在于提升中国职业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回应人民群众对优质职业教育资源需求的重要措施。”济南职业学院双高建设办主任宋广辉认为,推进高职院校从“高原”向“高峰”迈进,是破解新时代职业教育基本矛盾的“当务之急”

学校进行生产实训、实践教学

近年来,济南职业学院积极探索发展模式的转变,从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方面进行有效的优化调整。通过明确学校办学定位与服务面向,围绕服务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和行业企业,科学设置专业,对专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与此同时,进一步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创新专业群管理方式,推进专业群由“量的组合”向“质的反应”转变。“‘双高’建设要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宋广辉表示,“包括技术技能创新服务,这部分是职业院校普遍较弱的模块,我们需要加大力度推进建设。”

要做“高峰”,首先要找到“高原”。新时代职业教育下的整个高等职业院校新高原标准到底是什么?

对标国家、省、市的具体目标和要求,济南职业学院结合自身实际,长远规划,主动探索,形成了“实施‘8大工程’,筑牢‘4梁8柱1平台’,保障‘8&6创新发展’计划”总体建设和发展思路。“我们在‘双高计划’引领下进一步健全责任机制,抓住机遇,创新发展,提质培优,推进济南职业学院职业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力求突破‘高原’现象,迈向职教新‘高峰’。”宋广辉说。

以职业教育特色党建引领、人才培养培训质量提升、专业群高水平发展、校园文化建设主题鲜明为“4梁”,济南职业学院将“双高”计划建设的日常所有工作归纳总结成“8柱”。“虽说规划路径有点复杂,但是在国家层面已经充分赋权的情况下,我们高职院校要实现自主发展,‘摘下脚镣再跳舞’,合理发展规划目标,明确建设思路与措施。”宋广辉认为,学校从上到下都要主动适应形势变化,发挥改革创新主体作用,进一步增强办学机制的灵活性,“把‘赋能、赋利、赋责’的作用发挥至最大化。”

对此,济南职业学院将“8柱”贯穿学校各项重点工作,大力推进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服务、国际职业教育合作、双师队伍质量建设、学校治理能力水平、立德树人三全育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技艺文化传承创新,实现“4梁”与“8柱”由信息化平台统一支撑。

当前,“双高”建设对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发展的要求站位更高,技术技能创新服务是“双高”建设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要对接产业转型与技术发展趋势,以技术技能积累为纽带,促进人才培养、团队建设、技术服务有机结合,协同推进,整体提升。

学校与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济南职业学院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对标国家产业布局、区域产业发展,与近百家企业建立了深层次的合作关系,其中与世界第三大压力机生产商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建立了全方位、全要素、全维度、全过程的校企合作关系,采取校企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为企业培养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学校派教师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发挥教师理论和研发优势,参与企业技术攻关,培育和转化科研成果,为企业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提供强大理论支撑和技术保障。企业参与学校课程标准制定、教材开发、师资培养,派技术专家参与学校课堂教学,选派能工巧匠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生产实训、实践教学。学校和企业在学生培养、培训的过程中,都把自己作为责任主体,共同主导人才培养,更加注重培养前沿的实操能力和技能传承。

学校教育教学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上同国家战略同向同行、与区域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组建了济南市信息技术职业教育集团,成员包括中创软件、鲁能智能、鲁能软件、浪潮优派、浪潮超越、山东新视觉、山东金现代、山东省软件评测中心、山东乾云、金钟科技集团、山东闪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几十家济南高新区IT企业,以及鼎捷软件、北京易腾科技等IT企业和北京中关村园区企业,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技术技能创新再上新台阶,承担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从济南职业学院的具体实践来看,高职院校的服务面向和服务内容已不再局限于人才培养培训,服务能力的提升方式也从以教学培训为主向教学培训与技术研发并重转变,精细化、智能化逐渐代替以往的标准化、模式化。

“以济南职业学院为例,目前面向区域内中小微企业和产业链中的高端环节、生产中的实际难题,提供人才、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深度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旨在为行业企业创造新的效益增长点,让服务对象切实感受到职业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各项利好。”宋广辉说。

贡献类型教育模式  输出中国职教标准

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其最鲜明的特色是通过人才培养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同时满足受教育者作为个体发展的需要。近年来,中国职业教育在不断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作为跨界的类型教育,职业高等教育在办学模式、发展路径选择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关于这一方面,济南职业学院深谙其道。在‘4梁8柱1平台’这一路径基础上,我们重点提升教师素质,强化建设一支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牢牢抓住高水平和特色专业群建设这个‘牛鼻子’,探索实践一批改革创新项目,坚决守住一条红色底线,确保系统设计稳步推进,科学规划逐步落实。”宋广辉说。

济南职业学院钟义信院士工作室揭牌

实施“双高”建设,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对此,济南职业学院破除专业教师唯学历、唯职称的陈腐观念,重点培养教学水平高、动手能力强、创新思维广、师德高尚的“工匠型”专业教师队伍,构建起校企深度融合的教师队伍建设机制,通过完善教师培养培训模式和职业发展体系,进一步优化“双师型”教师资格准入、聘用考核制度、待遇和保障机制,全面形成“专业能力标准化、培养实践体系化、职业培训个性化、考核认定规范化、发展提升层级化、过程跟踪信息化”"六化合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体系。

与此同时,济南职业学院致力于扩大开放办学,通过校校、校企合作开展产业学院、混合所有制、国家化办学等试点,全力养成跨区域、跨国界、多形式、多领域的合作生态。

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合作单位授牌

济南职业学院深知扩大开放办学,深化校企合作是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推进高职院校办学水平提高的必由之路,有利于发挥出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办学的开放度和校企业合作的深度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指标之一。济南职业学院与世界500强企业迅达电梯(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电梯工程技术专业,迅达电梯公司将当前最先进的电梯搬到学校实训室,让学生一开始接触和学习的就是最前沿的技术,体验的就是最真实的生产环境,可以说学生从学校到企业零距离,学生毕业即可从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迅达电梯公司派出技术能手、能工巧匠到学校进行教学,一对一教学、手把手指导,学校教师进行理论教学,真正实现“工匠导师+高校教师”双师指导、“工匠精神+知识技能”多元育人。同时,迅达电梯公司将公司的培训基地(北方)设在济南职业学院,迅达电梯公司北方地区维保人员定期来学院进行技术培训、技能提升,公司一线的技术人员在培训期间和在校生一起培训、共同交流,让学生开拓了眼界、增长了才干。

德国企业落户济南高新区德国工业园的前提是必须有双元制教育培训的人才支撑,济南职业学院为服务济南区域经济发展与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以下简称AHK-上海)合作成立了中德技术学院,主要进行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的本土化实践,建立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双主体”育人模式。现在已成为AHK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联盟副会长单位,AHK-济南中德中国北方职业培训基地,德国联邦政府首次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全球网络项目合作单位”。中德技术学院在教学上聘请有德资企业的技术名师为“双元教育大师”,成立大师工作室,建立职业素养体系、培养职业忠诚度,打造工匠精神,让学生成长为真正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除了提高教师素质,从高学历高职称向双师结构、国家化事业转变,我们通过招收留学生,培养国际化人才,充分输出中国职业高等教育标准体系与优质资源,实现从理念到制度到文化等全方位、全过程的开放。”宋广辉说,既可以发挥“双高”计划建设院校在建立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教育强国提供坚实支撑,也能够在参与国际竞争的同时,确立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职业高等教育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应有之义。“济南职业学院将紧紧抓住‘双高’建设这一有利契机,努力打造国际先进水平专业群的同时,在自主选择发展路径的基础上,坚持特色发展,创新办学模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供贡献特色发展经验和做法,带动区域内其他高职院校实现职业高等教育整体提升。”王春光表示。(图文:陈鸣飞)